首页>新福安
标题图
福安棠溪井里潭北宋摩崖石刻初探
2023-05-08 14:52 闽东日报

图片

碧桃居士林谓臣摩崖

图片

登烛桥 张兴旺 摄

图片

棠溪武陵溪 张兴旺 摄

图片

探究摩崖石刻 林銮生 摄

□陈仕玲                  

3月11日,闽东地方文化研究保护群(微信群)几位同仁,应福安文史界朋友之邀,实地探寻了潭头井里潭北宋摩崖石刻。该石刻位于潭头镇棠溪村西北两公里,井里潭(属武陵溪流域)西岸,并以此而得名。2004年经发现后,被福安市文体局列为首批不可移动文物点。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时,又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保护。

根据《棠溪记忆》(2021年1月福建海峡出版社出版)一书收录郝李林《石刻时光》文章介绍,井里潭石刻共发现两处,均刻于北宋宣和辛丑年(1121年),全文如下:

“桂林翁龙首山蟠叟存礼叔端同游南山洞至瀛洲楫舟鼎足湖过方仗登蓬莱采卷柏仙果题名石壁而归宣和辛丑叁月也”。

“碧桃居士广文显仲同游南山洞登寿星坛览诸仙境至鼎足湖泛舟赏三山书名蓬莱采金桔仙果岩引巨鱼化龙潭以归宣和辛丑八月中秋后五日也”。

经实地考察,这两方石刻位于潭边巨石之上,两者之间相隔大约5米,距离水位约为3至5米,前一方石刻地势稍高。洒上面粉之后,字迹异常清晰,经对照与书中稍有出入,“楫舟”应作“棹舟”,“方仗”应作“方丈”,“叁月”应作“三月”,“金桔”应作“金柑”,其他部分相同。

前一方题刻左读直下,楷书文字,共5行,每行10字,共50字,字幅0.5平方米,字径5cm,句读如下:

“桂林翁、龙首山蟠叟、存礼、叔端同游南山洞。至瀛洲,棹舟鼎足湖。过方丈,登蓬莱,采卷柏,摘仙果,题名石壁而归。宣和辛丑三月也”。

后一方右读直下,楷书文字,计6行,每行10字,共为60字,字幅0.58平方米,字径6cm,句读如下:

“碧桃居士、广文、显仲同游南山洞。登寿星坛,览诸仙境。至鼎足湖,泛舟赏三山书名。蓬莱采金柑、仙果,岩引巨鱼、化龙潭以归。宣和辛丑八月中秋后五日也”。

两方石刻均刻于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距今已有902年的历史。

由于地方志中对这些石刻没有任何记载,当地各大姓氏家谱也找不到丝毫线索,因此只能冀希望于其中文字的解读。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其中提及的人物,前一方石刻提到四个人物,桂林翁、龙首山蟠叟、存礼、叔端,按照古代石刻的书写方式,相关人物多以籍贯+姓名+字号、籍贯+姓氏+字号,或者姓氏+字号出现为多,单纯以字号(偶有加籍贯)出现者并不多见,且以两宋时期居多,元明以后偶见之。笔者查阅了手头的《福州郊区文物志》(黄荣春编著,2009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鼓山摩崖石刻群”章节,其中宋刻89段,以字号出现者仅6处,3处还是诗文或榜书的落款;杜海军《(广西)桂林石刻总集辑校》(2013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提及宋刻489处,以字号出现者也仅有26处(徽宗年号者9处,钦宗靖康年号2处,高宗绍兴年号9处)。

这种题款方式,给后人的研究造成更多的障碍。好在前一方石刻中,出现了“桂林”“龙首山”字样,笔者认为这两处应该都是地名,福安穆云畲族乡有桂林村,但桂林在宋元时期名为“卓家坂”,“桂林”作为村名据说出现于明代,因此石刻中“桂林”不是穆阳之桂林,但从石刻内容来分析,应该离不开长溪县的范围。

“龙首山”指当时长溪县城(福安建县前隶属长溪)的龙首山,至今名称未改,这位“蟠叟”估计居住在龙首山,或者就是长溪县城人士。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二《地理类二》:“长溪县灵霍乡万安里”,有“龙首山(西胁有清泉,病者饮辄愈)”,可见“龙首山”在宋代已经作为重要的行政区域。

福安旧属二十一都(今溪潭镇一带),也有一座“龙首峰”,“龙首峰,下有凤渚”(万历丙辰殷之辂版《福宁州志》卷一《山川》),峰后“有王母洞,时闻鼓乐声,仙妪修炼处”(万历版《福安县志》第一卷《舆地志》)。但笔者认为石刻中已经指明是“龙首山”,而不是“龙首峰”,因此当指前者。

从字面可以看出,“桂林翁”“蟠叟”都是白发苍颜的老者。“蟠”有委蛇、屈伏之意,《康熙字典·申集中》解释:“伏也,曲也,屈也。《扬子·太玄经》‘龙蟠于泥’。又委也。”龙蟠于泥,志在云霄,北宋哲宗时期工部侍郎、集贤殿修撰王宗望也有这一字号,可见龙首山“蟠叟”是一个高人。

“存礼”“叔端”二人,笔者翻遍手头的地方文献,没有找到有以上字号者,只能存疑。

后一方石刻提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碧桃居士”“广文”“显仲”,其中之“显仲”,宁德人郑昭叔有此字号,生活年代也相近。据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人物》记载,郑昭叔,字显仲,宁德九都福首(今八都福口)人,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太学舍选,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授仙游县令,所行“经界之法”,深受朱熹推崇。致仕家居,卒年九十六岁。

笔者认为,郑昭叔于宣和二年就进入太学深造,次年返回家乡闲逛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显仲”应该另指他人。

两方摩崖石刻共提及8处地名,分别是“南山洞”“鼎足湖”“瀛洲”“方丈”“蓬莱”“寿星坛”“巨鱼岩(岩引巨鱼)”“化龙潭”,经过仔细查找,这些景点也大多都能找到,可见九百多年的陵谷变迁,这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武陵溪(又名太逢溪)在登烛桥上游形成一个水湾,酷似圆井,所以称为“井里潭”,石刻中称之为“鼎足湖”。为什么称之“鼎足”呢?因为湾内有三处岩石,鼎足而立,这三处岩石被形象比喻为道家“三岛”仙境,就有了石刻中提到的“蓬莱”“方丈”“瀛洲”,“泛舟赏三山书名”,三处应该皆有题款。石刻所在岩石,根据石刻内容判断,即为“瀛洲”,“瀛洲”正对面有一块岩石,形如鳌鱼,符合石刻中的“岩引巨鱼”。潭边靠近潭太公路处,有一座小山峰,挺拔灵秀,据同行的南岩村王书记介绍,山上也有摩崖石刻,笔者推测当为“南山洞”“寿星坛”之所在。

“南山”指终南山,为道家发源地之一,被誉为“道家第一宫观”的楼观台就在其北麓。寿星坛,是祭祀南极老人星、角亢七宿的场所,这种祭祀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北宋时期沿袭不衰,这些也都与道教有关。《诗经·小雅·天保》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表达了对生命长久的祈愿与寄托,也正是这种含义,才会吸引来“桂林翁”与“龙首山蟠叟”。

两处石刻颇费笔墨,描述了游玩的过程,晚春时节,草长莺飞,可以采卷柏、仙果;秋中时节,天高云淡,可以采金柑、仙果。随着游踪变化,串联起一系列景观,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这里指的“仙果”,其实就指各种小野果,只因为它们生长在道家“三岛”,才冠以高雅的称呼。

卷柏,道家称为“九死还魂草”,又称为“回阳草”,相传当年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命徐福出海寻找神药,在“三岛”仙境寻得此药。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卷十三:“卷柏,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万岁,一名长生不死草。”

金柑,在宋代北方属稀见果品,南宋韩彦直《桔谱》:“金柑出江西,北人不识。景佑中始主汴都,因温成皇后嗜之,价遂贵重。”宋徽宗有诗赞之:“秋杪金柑产玉庭,云根呈瑞故连茎。”并以之赏赐宠臣(见南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元集》)。

通过对石刻的解读,可以大致认定这班游客的身份,既有道士,也有遁世归隐的长者,更有热衷修身养性的文人,他们在游玩之余,留下笔墨,抒发情感,让我们有幸了解到九百年前闽东文人雅士真实的生活场面。

这片胜境既与道家有关,那开辟者又会是谁呢?正当为此困扰时,《石刻时光》结尾部分引起笔者的注意。文中写道,2020年3月5日,作者在棠溪村村委干部的引导下,又于井里潭周边发现了更大的摩崖石刻群,“这些石刻字样或大或小,或高或低”“部分隐约可辨,诸如‘武陵溪’‘应星台’‘寿星坛’‘蓬莱’等字样”,“寿星坛”“蓬莱”,两方石刻已有提到。文章中还引用了一张照片,很模糊的一张照片,隐约可见“碧桃居士”等字样,为此笔者联系了福安友人,终于在福安市博物馆得到了一些资料。这几处石刻均分布于“蓬莱”石上,以“碧桃居士”一方字数最多,竖排2行,共为18字,由于博物馆提供照片仍为书中原照,最后经反复辨认琢磨,才得出结果:

“碧桃居士林谓臣,大观三年四月开辟南山洞”

原先的困惑终于迎刃而解,原来这片名为“南山洞”的景区,正是后一方石刻中提到的这位“碧桃居士”(大名林谓臣)所开辟,它的起始时间是在大观三年(1109年),经过十多年经营,形成规模,引来了周边人士的关注。

碧桃居士之“碧桃”,指的是西王母仙庭所种的仙桃,也就是蟠桃,孙悟空和东方朔所偷盗者。唐人《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尹喜内传》:“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并食碧桃紫梨。”食用了“碧桃”可以长生不老,林谓臣以之为号,寄托着个人的情趣与理想,可见在林谓臣开辟的这个小世界里,处处彰显着对长生不死的渴望。

道士以“碧桃”作为法号,历史上并不少见。南宋时期,泉州晋江也有一位道号“碧桃”的道士,法力高深,隐于泉州法石院,道光版《晋江县志》卷之六十《人物志·仙释》有传。因此笔者认为林谓臣也是一位道士,而且颇具文化素养。

在距离棠溪主村南面约200米,有一个名为“堂坪”的自然村,村里流传“先有堂坪,后有棠溪”的说法,相传北宋年间赵姓人家首迁此地,“堂坪”顾名思义,应当有宗教建筑,笔者认为这应该就是林谓臣的栖真之所。

“林谓臣”在明清两代的《福安县志》中都没有找到记载,生平无从知晓,那么他的家族又是来自哪里呢?林氏为潭头大姓,境内各村林氏,如棠溪林氏,据《棠溪记忆》一书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林坚后裔林恭九由福宁赤岸迁居棠溪,是为棠溪林氏定居始祖”;潭头林氏,据刘杰、陈昌东主编《乡土福安》:“林氏族中代有传闻,珍公之父科公,曾任县尹,明末清初为避祸由福州侯官迁福安”,入境时间都在北宋以后。只有东昆(旧称“丁庄”,距离太逢、棠溪仅有8公里)林氏,据《乡土福安》的说法:“始祖唐拱辰使忠公,随王入闽”,“生子二”,长子就是唐末进士、金州刺史林嵩;次子林耕,传四世,“由南安迁吴山,再迁长溪赤岸,转徙龙潭井源。至五世祖晦公,改迁东昆,遂为东昆开基祖”,书中还说道:“晦公从龙潭井源迁徙东昆,应该是北宋年间”,这与林谓臣开辟南山洞的时间大致吻合,“龙潭井源”很可能就是“井里潭”。林晦生有五子,名曰延袁、延皓、延遏、延守、延亮,家族庞大,林谓臣不知属于哪一支派。

南宋时期,东昆林氏相继涌现出了进士林坰、林舜咨,武举正奏名(武进士)林冲,成为当时长溪县的望族。也只有这样家资丰厚、热衷道教的家族背景,林谓臣才有能力修建道观,才有能力开辟“南山洞”。

唐宋时期,王侯贵族、高门大户子弟多有出家为僧道,并以此为荣。与林谓臣同时代的长溪县,就有一位自号“太姥居士”的杨彦国,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徒。根据乾隆版《福宁府志》卷之三十二《人物志·方外》等资料记载,杨彦国为长溪县北乡潋城(今属福鼎太姥山镇)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曾入太学读书,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隐退太姥山中修行,著有《楞伽经纂》四卷。

笔者关于东昆林氏“热衷道教”的推测,绝非空穴来风。据清光绪版《福安县志》卷之三十二《古迹下·寺观》,东昆村旧有“净圣庵”“庆云庵”两座宗教建筑,宋人王宾留有《净圣庵》七律: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

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琅惟听步虚声。

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不仅“净圣庵”(包括“庆云庵”)属于道院,而且村中还有“乐道岩”的地名,石刻中提到的“存礼”“叔端”“广文”“显仲”也很可能都是林氏家族或者迁居堂坪的赵氏家族的成员。

笔者进一步在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找到了“乐道岩”的记载,该书卷之十二《地理·山川·福宁州》:“菖蒲山,山中多产菖蒲。其右有乐道岩,岩之上旧有紫微庵,旁有乐道堂,故名。少师王宾诗:‘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此外还有“昆仑山”“高耸万仞,上有天池,池畔有人家”,“上二山在八都”,也就是东昆村所在。其中提到的“紫微庵”,据光绪版《福安县志》卷之四《山川》“菖蒲山”条记载:“紫薇(微)庵,后改净圣庵”。

“菖蒲山”“昆仑山”,这两座山峰的命名也与道家有关,而且在明代之前就已出现,不难看出,在福安置县之前,以井里潭为中心的这片山水,俨然就是一方“洞天福地”。

潭头镇地处福安市西北部,距离城区不过十多公里,东与柘荣县相邻,北面毗邻寿宁县,靠近浙江泰顺县地界,南接城阳镇,西连社口镇,武陵溪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姓氏迁入,道教在这里扎根生长,形成一定规模,至今还留下众多遗址,除了井里潭北宋石刻,太逢村还有道教符咒石刻、镇水石塔,西坑村有詹公侯王(北宋詹张陈三仙师之一)信仰,这些都有待地方学者进行研究探讨。

闽东境内有霍童、太姥两大道教名山,霍童小童峰摘星台留有淳熙十年(1183年)道士彭永庆摩崖石刻,太姥水湖瑞草堂留有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道人杨涅墓志石刻,这两方闽东早期的道教铭文,比起井里潭石刻都来得晚,因此笔者认为井里潭摩崖石刻群是目前为止,闽东地区已发现的最早有确切纪年的道教石刻,这对研究闽东地区道教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林谓臣所开辟的“南山洞”遗址,也是目前闽东地区最为古老的人文景点之一。这片胜境,经历了九百多年的风雨侵袭,再加上人为破坏,渐渐湮没,地方政府如能加大重视,稍加修葺,将为棠溪古村增添一道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