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标题图
诗性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工作研讨会在泉州隆重举行
2023-05-07 11:16 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

5月6日,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师范大学指导,泉州市教育局、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晋江市教育局、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晋江市毓英中学、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承办的“诗性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工作研讨会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

图片

图片

本会议设有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圆桌会议、工作会议等环节。分别在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隆重举行,并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开放。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研究室主任王俭,江苏省第十中学原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柳袁照,国家督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迅,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余志丹,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世东,中共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刘殊芳,泉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昌裕,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尊意,晋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施正琛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图片

上午举行开幕式,由泉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昌裕主持。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泉州市教育局刘殊芳局长,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余志丹处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讲话。

图片

刘殊芳局长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她指出,近年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泉州教育在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这条“跑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开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奋进之路。她介绍了泉州市的历史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她指出泉州市是全省教育规模最大的地市,泉州市教育系统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转型和质量提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泉州市聚焦育人实践,敢为争先,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争当敢拼会赢的“先行者”。她表示“诗性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在泉州落地,相信以此为支点,定能助力泉州探寻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变的新路径,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让诗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飞扬。

图片

受李绚副厅长的委托,余志丹处长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专家来闽传经送宝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耕耘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表示诚挚问候。她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全省基础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在全国前列,全省基础教育战线的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她表示,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福建基础教育有组织的教育科研项目和课题之一,聚焦育人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她对泉州市、晋江市教育部门和学校敢拼会赢、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以及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表示肯定,并提出三点希望: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聚焦教育公平,着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教育生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

陈玉琨教授充分肯定了福建开展诗性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深刻价值。他指出诗性反映着人性,是人在精神上对真善美的追求。他认为诗性教育是一个“突破口”,一个“把手”,用诗性教育去培养诗性人才,才能促成诗性社会,最终形成诗性民族。他强调“诗性”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抓住了“诗性”,也就是抓住了人文化品性中的要点。他对诗性教育的践行提出三个建议:一定要注重固本强基,研究诗性的本质,诗性的来源,诗性教育的突破口;一定要善于以事引思,从一个事件引出思考,了解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挖掘全学科隐含的“诗性”,培养的学生想象力,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一定要注重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深化对诗性教育的理解,强调学习的意义、效率,既要研究有意义的学习,也要研究有效的学习。最后,他还分享了诗性教育研究需要把握的三个要素,即一定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品行紧密相关、一定要关注教育与当下课程联系的紧密性、一定要关注“诗性”的激发。他期待晋江独特典型的育人模式早日呈现。

随后,会议宣布了首批践行诗性教育的基地校名单。

图片

会议进入第二环节主旨演讲,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研究室主任王俭主持。

图片

诗性教育倡导者、特级校长柳袁照,项目主持人、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汤向明做主旨演讲。

图片

柳袁照校长慷慨激昂地分享《转变育人方式与培养创新人才——诗性教育在福建推进的特点和期待》。他借用陈玉琨教授“诗性教育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引入,向来宾介绍诗性教育从提出、凝练、论证、发展的过程,他表示诗性教育是一群人的梦想。他深入阐释了诗性教育的丰富内涵和苏州十中的具体实践,并强调诗性教育能激发师生的诗性和创造情怀。他借用高考作文写作深入浅出讲述学生感悟力、创造力的重要性,并引发出培养培育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出具有“情怀”“担当”“原创性”的教师,对育人方式如何变革,育人方式转变的目的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条件等做独到的分析。诗性教育的内涵正在被福建逐渐丰富延伸,诗性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是大家共同的期待。最后,他表示愿意与福建携手同行共促诗性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可持续发展。

图片

汤向明所长以《缘遇诗性教育 行悟育人之道》为题,结合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要求,深入解读了育人方式的转变的背景、内涵和任务等。汤所长认为,育人方式转变不仅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泉州教科研发展的期待。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亲自推动下,泉州教育始终积极地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变,在学校发展、学科突破、课堂变革、学段衔接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他强调诗性教育是在陈玉琨教授带领下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对于育人方式的新思考。汤所长还详细介绍了泉州与诗性教育的缘分,以及2022年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规划,这一科研项目的确立,标志着诗性教育在泉州全面拉开序幕,项目组将本着对诗性教育的内涵、外延、关键元素进行探讨,将对学校育人方式涵盖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就如何转变进行实践摸索,以及寻悟育人方式变革的新征程。
主旨报告后,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提问环节。多个与会代表表达了自己对“诗性教育”的见解,现场气氛浓烈,精彩纷呈。

图片

两场专题报告的主题分别是“基于诗性教育的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打造”“基于诗性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样态构建”,在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中部)和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举行。“基于诗性教育的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打造”专题报告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殷世东主持。晋江市毓英中学校长王宽购以《“毓”见诗性教育》为题做专题讲座,他讲述了毓英中学诗性教育的育人模式,毓真毓美品格教育的育人方式;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校长李百灵深刻剖析了“和合”教师精神长相以及如何诗意塑造;宁德一中校长王神华锚定三位一体弘扬诗词文化,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河南省濮阳县第四初级中学校长项英志主张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热情介绍了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四初级中学诗性教育之路;晋江市磁灶中学校长吴伟鸿以诗性陶意开篇,体悟教育本真。

图片

“基于诗性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样态构建”专题报告在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举行,由泉州市教科所副所长刘德华主持。聚焦诗意课堂,让课堂设置焕发生命光彩。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校长许华闽聚焦气质课堂,提倡让课堂成为孩子温暖而明亮的生命场域;晋江市石圳华侨中学校长郭泉源畅谈理想课堂,要注重审美体验用诗性化心;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副校长林珊分享如何上出语文课韵;苏州市相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周丽芳介绍了至诚课堂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的本真、唯美与超然;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校长洪良清具体分享了基于诗性教育理念下的毓英课程体系建构。图片

期间,参会人员共同观摩了“诗性教育”主题活动展示。

图片

在圆桌会议上,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王俭对10个专题报告和经验分享进行逐一点评。国家督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迅,江苏省第十中学原校长、特级教师柳袁照与专题报告演讲嘉宾参加了会议。《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实践基地校教师、泉州市教科所相关教研员也共同参与讨论。整个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氛围浓烈,对于诗性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做更加深入剖析,影响深远。

图片

在工作会议上,项目组负责人泉州市教科所所长汤向明、福建师范大学殷世东教授,对首批实践基地校的12位校长做了工作部署,按照时间节点、任务书给出具体的路线图。国家督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迅也参与了本次会议。

图片

参加会议的还有从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贵州省等地远道而来的老师,特邀参加分会场交流的外地学校代表,泉州市教科所教研员,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市直中小学分管领导,泉州市第三批教育校长培养对象,《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基地校负责人以及晋江市有关学校教师代表共200多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