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是教师
却有颗爱学生的心
默默无闻
做着平凡的工作
他们是学校里普通的校工,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采访了4位校园里最美劳动者。他们是幼儿园的生活“妈妈”,是小学校园里的门卫“伯伯”,是初中校文印“教师”,是中职校的食堂“大叔”......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向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致敬!
生活“妈妈”:细心、温暖如她
在幼儿园里,有这样一群劳动者,她们负责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吃喝拉撒睡,配合各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这就是幼儿园的生活老师。福州市南公幼儿园的林燕就是其中的一员。
每天清晨,林燕早早走进幼儿园,开窗通风,清洁消杀,整理孩子们的生活用品……她细心认真地工作,让孩子们感受家一样的温暖。说起从事幼儿园生活老师这份工作,林燕坦言,曾经做过商场销售,换了好几份工作后,由于喜欢孩子,最终选择了当生活老师。“家里人也很支持,这样也能兼顾自己家庭。”
正因为“喜欢”,让这位一说话就露出笑脸、充满亲和力的老师默默坚守自己岗位,将她的爱、温暖传递给孩子们,也因如此,总会有些小孩子抱着她说,你像我的“妈妈”。
小班新生入园对孩子们来说是个挑战。小欣年龄小,天天以泪洗面。每当她哭着喊妈妈时,林燕总是寸步不离陪伴着她,与她聊天。有时也会抱在怀里,替她擦干眼泪。“刚开始她有点害怕我,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别人都比较抗拒,但孩子的世界也很单纯,当你真心、用爱去接近她,慢慢地她就打开心扉。”不久后,小欣就黏上了林燕,无论林燕干什么她都要跟着,俨然成了“小尾巴”。
“今天可以自己学着吃饭吗?”小宝刚来幼儿园时还不会自己独立吃饭,林燕就一勺一勺喂着他吃。林燕通过小游戏、人物扮演等方法,让小宝学着自己吃饭。“一个学期后,小宝已经会自己慢慢吃,印象最深也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天,他自己很大口吃了一口饭,班级里老师表扬了他,他听到后立马放下餐具,跑过来抱住了我。”林燕回忆起这件事时,眼泪在眼眶打转,她说很感动,那一刻觉得自己付出值得了。
林燕不仅是孩子们喜欢的“妈妈”,也是老师们喜欢的“大姐姐”:年轻老师生病了,她嘘寒问暖;家长焦虑了,她跑前跑后,献策支招……“生活老师是背后的园丁,用爱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南公幼儿园园长陈安说。林燕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生活老师,她的专业和爱心,让我们看到劳动者最美的姿态。
门卫“伯伯”:在宁小的19次除夕
张维德是福州市宁化小学的门卫,同事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他老张,学生和家长都叫他“张伯伯”。5月13日,老张将迎来他在宁化小学整20周年“纪念日”。
44岁那年,部队退伍的老张带着妻子从老家闽侯南通来到宁化小学。19年来,老张看着宁小旧楼拆新楼起,也见证着宁化小学从台江区薄弱校到优质校的“蜕变”。
“老张伯伯,这个是孩子早上忘记带的本子,我放在这,下课他来拿。”“张伯,我给孩子拿了件外套,怕放学冷,我寄在您这。”……家长们的“交待”,老张总是笑呵呵地一一记下,从来没有不耐烦。
晨晨的妈妈因为临时加班来不及接孩子,放学后孩子就呆在传达室等妈妈。等到饭点时,晨晨妈妈还没来,老张就招呼着孩子一起吃晚饭。“不能饿着孩子,简单的饭菜孩子也没嫌弃。”老张的传达室不仅有热腾腾的饭菜,他还常备雨伞、茶油。“孩子小磕碰可以用茶油先消炎。突然下雨了,雨伞也可以给家长、孩子们用。”老张对记者说,“这些事情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宁小就像我的家,学校的孩子、老师就是我的家人”。现在,每逢寒暑假从宁小毕业的孩子都会来学校看望老张,有时他们也会通过视频和老张聊天。
老张的工作从早上7点开始,每天早早地就开始巡逻校园,打开教学楼上锁的门;夜间,老张又一次巡逻,检查每个班级窗户是否关好、班级是否锁好等等。365天老张都在重复着这些工作,但他乐此不疲。“除了老家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回去一趟,一般不会请假,即使请假了,事情办完,晚上也会赶回学校,不然夜间传达室没人可不行。”即便像除夕这样的节日,长住学校的老张和他的妻子也都在学校里过。“我们在宁小过了19次除夕了。2个孩子都在国外,也都成家立业了,家里就我和妻子两个人,过年过节我们更喜欢在学校。受到我的影响,妻子现在也在学校做清洁工呢。”老张自豪地说道。
在宁化小学校长洪丽玲眼里,老张是一位做事一丝不苟、待人谦和有礼的好朋友。“我们都怕他退休,孩子们爱他,我们老师也喜欢他。门卫这个岗位很平凡,但在老张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岗敬业也能造就不平凡的最美劳动者身影。”
文印“教师”:事无巨细都办妥
“潘姐,这份复习材料帮我打印100份,赶着要。”
“这是等会上课要用的讲义,帮我现在打印下。”
......
潘巧琳来到福州格致中学保福校区有近3个年头,曾经的“全职妈妈”,转行成了学校后勤队伍里一名“文印教师”。面对着老师们拿过来的大大小小材料,潘巧琳总是第一时间按轻重缓急分类好,然后再及时打印装订。
别看这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也有它的小窍门。“刚来文印室工作时,就曾在答题卡打印这件事上失误过。当时,是打印一科300份答题卡,由于缩放比例没调整好,导致老师在机子上阅卷时发现答题卡上的答案扫描不出来。后来查找原因时才知道,每个答题卡上都有‘扫描点’,如果打印时‘扫描点’没卡对,就会使得整张答题卡无法被扫描识别。”经过这件事,潘巧琳现在每每遇到打印答题卡时,都会一一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再进行批量打印。
期中、期末考期间是潘巧琳工作量最大的时候,“多的时候每天都有三四千份,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班,中午简单吃个饭就立马投入 到打印工作中。”除了打印工作,文印室的机器设备也是配置特别高的。“我们也会定期对它们进行清洁、维修,也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候机器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时,我就会提前通知老师们,告诉他们维修好的大约时间,避免给老师们的教学进度带来不便。”
在采访中,潘巧琳总是笑着说,挺好的,有一份工作已经很满足了,自己很珍惜这份工作。“最早的时候我在国企工作,由于孩子没人带,我就辞掉国企工作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8年的时间没有工作,学校能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很开心了”。
“潘老师打印出来的试卷、材料,干净整洁,准确无误。文印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辛苦。同事们也都尊重与信任她。”格致中学保福校区副校长陈祥说,文印老师、花匠这些后勤保障人员总是在背后默默工作着,他们做着平凡的事,但却是学校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食堂“大叔”:兢兢业业的美食“制造家”
4月28日清晨5点,天仍未亮,闽侯龙祥岛一片静谧。56岁的林继文关掉闹钟,简单洗漱过后,沐浴微凉的晨风,如过去16年一样,骑车赶往30多公里以外的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他是学校食堂的厨师长,每个工作日都需要在早晨6点半之前赶到学校,接收送餐公司送来的包点、食材,还要准备稀饭、豆干等简单餐点,供7点之后的师生享用。
8点左右,早餐结束,林继文和其他六位同事简单用过早餐,便马不停蹄地分工合作 ,备菜、切菜、炒菜,为午餐做准备。12:30左右,午餐结束,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简单用餐后稍作休息,下午3点左右,又要开始为晚餐忙碌。
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又一年。
林继文是闽侯人,从父辈开始做餐饮,到了他这一代,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也大多入了这一行。十几岁初中毕业,他从洗菜、备菜开始,最终做到了千鹤大酒店的主厨。多年前,因为要照顾母亲,他放弃了和弟弟们一起去澳大利亚打拼的机会,留在福州尽孝道。
16年前,林继文进入文教职专,开始为师生们的一日三餐掌勺。对象变了,但他对食物的追求并没有丝毫缩水。在有限的食材和成本范围内,他充分运用多年的从业经验,巧妙搭配,用心烹饪,竭尽所能让师生们吃得可口又舒心。
“每天大约20道菜,荤素各半,菜色随着季节变换。只要八九元,就能吃上两荤一素。”林继文一脸憨笑着对记者说,“学生们的年纪就像我的儿孙辈,看到他们吃得开心,我就更开心了。”
学校总务处主任江全对林继文十几年来的表现赞不绝口:“林师傅做事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大家都很满意。”
学校副校长陈凤则一脸满足地对记者“抱怨”:“食堂的菜都很好吃,免费汤一个月都不带重复,每一道都很美味,来学校这几年我都胖了好多!”
还有几年就要退休,届时,林继文打算去澳大利亚,看看亲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体验一下自己当初没能选择的另外一种生活。
然而眼下,他仍兢兢业业,每天早出晚归,终日奔忙。
傍晚6点左右,晚餐结束,林继文骑上电动车,驶向夜色笼罩的龙祥岛。
五一劳动节
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些
平凡的校园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