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福道上看见一只长相特别的动物在觅食,一查居然发现是白鹇。”13日下午4时许,福州市民黄先生和家人在福道散步时,发现一只白鹇在走道旁的树丛里悠闲地踱步,似乎在觅食。
黄先生说,他家就住在福道附近,虽然经常来福道散步,却从来没遇到过白鹇。事发时,他和家人都不敢吭声,就安静地站着,生怕打扰到白鹇。黄先生不禁感慨:“福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为大美福州点赞!”
黄先生也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在长达2分20秒的视频中,记者看到,这只白鹇走得十分缓慢,还时不时东张西望,最后才消失在树林里。
记者也将视频发送给了相关专家。据省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介绍,视频中的白鹇为雄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鸡形目雉科鹇属的鸟类。白鹇的雌雄鸟外观差异明显,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羽冠和下半身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而雌鸟全身呈现橄榄色。
杨金还介绍说,白鹇的食物主要是昆虫以及各种浆果、种子、嫩叶和苔藓等,由于生性机警,白鹇多栖息于多林的山地,尤其喜欢在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间活动,通常与人类保持一定距离。
“虽然是鸟类,但它们也和很多哺乳动物一样,过着群居生活。通常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带领着雌鸟与雏鸟一起生活。”杨金说道。
【新闻多一点】
连李白都对它痴迷
白鹇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文人雅客所喜爱的珍禽。在古人看来,雄性白鹇洁白的羽毛象征着清廉、性情正直、举止行动优雅、不与其他鸟类混杂,代表了洁身自好的品性,于是就被选做了五品文官的象征,绣到了官员朝服的补子上。
连诗仙李白也曾为它痴迷,公元754年,学士胡晖见李白十分喜欢白鹇,并将自家孵化的两只白鹇赠与李白,只求他的一首诗,于是李白写下了《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这首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