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标题图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巧用生活素材,践行品德启蒙
2023-04-12 17:23 海峡教育报

图片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执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泉州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泉州市教育局联合海峡教育报社自2022年11月起至2023年6月,推出“书记校长谈思政”专栏,宣传一批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成果和举措。

本期推出的是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黄阿香的文章,文章阐述了泉州市刺桐幼儿园践行品德启蒙的系列做法。

作者简介

黄阿香,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培养对象、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名校长。

巧用生活素材,践行品德启蒙

幼儿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品德启蒙作为办园方向中的关键要素。“品德启蒙”如何与幼儿园已有的办园方向融合?“品德启蒙”怎么落实到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一段时间以来,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在“根之教育 爱的润泽”的办园理念下,践行品德启蒙教育,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素材、身边故事入手,结合传统节日、习俗等,在日常教育中自然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幼儿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萌发、涵养幼儿家国情怀。

图片

游戏体验,形成好行为

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能使幼儿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游戏为幼儿提供实际的道德体验。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强化行为规则意识,巩固良好行为习惯,这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图片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学习的前提。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开展“红绿灯”等情境游戏,教师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游戏中,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行人过马路。通过角色行为交往体验,幼儿了解了“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幼儿通过游戏,初探游戏规则,体验快乐成长,同时也强化了行为规则意识的作用,培养自身的规则意识。

图片

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模仿各种角色,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情绪情感,体验和理解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满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愿望。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的教师在游戏中适时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增强幼儿角色行为与交往体验,培养幼儿的交往习惯。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抱着小娃娃、哄着娃娃、喂娃娃吃饭等等,孩子们亲身体验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及辛勤的养育……游戏是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孩子们在“娃娃家”中学会了“感恩”。

文化滋养,传承好传统

“过节”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节日文化可以为幼儿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我国的传统节日因其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优秀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传承好每一个优秀传统习俗,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泉州市刺桐幼儿园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寻求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德育的契合点,为幼儿德育构建出一个广阔的平台,实施“德”的教育。

图片

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连缀。学园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及实践体验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比如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中,学园根据传统节日特点,结合实际,既让幼儿了解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来历,增长文化历史知识,还通过多种节日庆祝活动,让幼儿在实际参与中了解传统文化习俗;每年重阳节与刺桐社区老人协会开展联欢活动,走进社区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又如,端午节开展包粽子,划龙舟,抓鸭子等活动……幼儿通过一系列活动,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小耳濡目染地传习,也培养了幼儿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中华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除了传统节日外,一年当中还有许多与幼儿相关的或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比如儿童节、国庆节等,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开展品德教育的契机。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围绕这些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德育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每年的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通过主题教育,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老师的辛劳、劳动者的奉献,使幼儿萌发孝敬家人、尊敬老师、崇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们的情感,并逐渐让幼儿从在节日里为家长、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过渡到随时都有意识为家长、老师们分忧以及尊敬长辈、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社会实践,培养好品质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积极为幼儿创造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开展符合自身实际和办园特点的劳动教育。同时,与园外资源结合,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开展劳动教育专门课程,设计劳动清单,设立劳动周(月),开辟了天台种植园地。幼儿参与整土、播种、除虫、浇水、采摘等劳动,在亲身体验、实际参与过程中,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图片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把幼儿置身于社会生活环境中,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各类活动,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坚持的一种特色活动,是学园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幼儿走出校园,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体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图片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创设条件,带幼儿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萌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促进幼儿好探究、好分享以及有爱心、有责任、善良诚信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实践体验中了解风土人情,亲近热爱自然,磨练意志品质,学会融入社会,效果远大于课堂上的说教。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呢?一方面,泉州市刺桐幼儿园选择的实践内容面向幼儿的生活。幼儿园的品德启蒙教育取向应是回归儿童,回归生活,让极具生活情趣的实践内容丰富幼儿生活,使关心他人、热爱劳动、尊敬老人等美德在幼儿心灵中扎根发芽。另一方面,学园采取的实践形式有趣味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多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等方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积极参与。

图片

比如,春天万物生长,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带领孩子们来到森林公园、西湖公园、东湖公园,与花草树木交朋友,赏春景,写写生;收割季节,带领小朋友前往农场,来到田间,听农场叔叔讲水稻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触摸圆鼓鼓、金黄色的稻穗,边看、边闻、边探索。此外,社区丰厚的文化资源也成了小朋友的学习场和实践场,师生们可以一起走进开元寺、老君岩、洛阳桥等景点;也可以沉浸在木偶剧、梨园戏、南音之中,身临其中,充分感受、体验、参与,了解文化,亲近文化,培植了文化自信感。

图片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而优良品德是做人的基础。今后,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将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品德启蒙教育,引导幼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稳稳当当培养品格。

约稿函

即日起,本栏目面向泉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征集文章,内容可以围绕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举措、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纪实、思政课程建设新思路等方面展开,内容凸显特色、突出重点,提炼本校的育人育才特色。文章字数不超过3000字,配图4~6张。

投稿邮箱:hxjybqz@126.com

联系电话:0595-22755500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