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法国总统马克龙来中国访问,在诸多报道中,下面一条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关注。这是马克龙在广州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他安排的古琴演奏。表演的曲目,是我国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

绝世古琴
这把古琴并不是普通的古琴,它有个很浪漫大气的名字,叫做“九霄环佩”。“九霄环佩”是在唐朝开元年间,由四川斫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斫制,又称“雷公琴”,至今已有1267年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说这把“九霄环佩”制作于公元754年,而就在这一年,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 史称“丕平献土”。法兰克人的老祖宗丕平,受到罗马教宗加冕承认,法国就此诞生了。用跟法国同龄的绝世古琴,演奏讲述知音相遇的《高山流水》曲,这里面的深意,也不知道马克龙是否能领会。“九霄环佩”和“丕平献土”都出现在754年,这是一种巧合吗?也许是。用这具古琴,弹奏这首古曲,不仅是希望法国能成为我们的知己,也是在致敬法国人开创了历史。这尊古琴名曰“九霄环佩”,相传为唐代造琴大家四川雷氏所造,故也称雷公琴。雷公琴传到现代,音韵好的仅余四尊,分别是“九霄环佩”、“秋月”、“铁雀舞”和“大圣遗音”,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九霄环佩”。它以桐木为面,杉木为底,深栗壳大漆,部分处以朱红色漆修补,鹿角灰胎,底和两侧灰胎下铺有葛布,通身发小蛇腹断,蚌形徽。琴面圆厚,腹内突起,中间开一圆沟通贯整体,宽度几乎同长圆形池沼相仿。琴背龙池上有篆书四字“九霄环佩”。该琴音色温劲松透,纯粹,形制浑厚古朴,优美而有气魄,高雅而不落凡尘。此外,有多位历史名人曾经抚弄过它的琴弦,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黄庭坚和苏轼。黄庭坚在琴身上刻上了“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的行书,苏轼则在琴足上刻下了“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虎龙吟。苏轼记”的楷书。
琴背上有很多细节,上面阴刻“九霄环佩”四字,另有“东坡苏轼珍赏”等印章
千年之后的人们再捧起它的琴身时,触摸到上面的刻字,仿佛就和古代圣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和苏、黄等大家心意相通了。在中国,古琴和其琴曲代表着知已和知音。相传先秦时期的琴师俞伯牙曾在荒山野地抚琴,路过的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其琴中之意。伯牙惊叹之余,将子期引为知音。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弹。其所奏的《高山流水》也就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唐代之后,此曲被分为《高山》和《流水》两曲,宋代之后又分了十二首,但不论多少首,始终都离不开知音两字。李蓬蓬为马克龙演奏的,正是这首《高山流水》。其中的意思十分明确,在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中国愿意将法国引为知己,为了两国共同的利益而携手共进。据悉,目前全世界只有不到20张唐代古琴传世,其中名为"九霄环佩"者四张,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在何作如先生手上。
何作如,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教体育用品会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委员,中国纸品本册委员会名誉主席。
何作如是中国著名茶叶文化专家,1935年生于福建厦门,祖籍福建霞浦,是菲律宾华侨,1958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据悉,当年何作如从中国嘉德拍回“九霄环佩”后,曾找了许多名家弹奏,但音色都不理想。这张珍贵的千年古琴一度被认为不适合弹奏,只能作为文物。直到遇见了李蓬蓬的父亲——古琴大师李祥霆,经他弹奏,“九霄环佩”终于再现天籁之音。李祥霆以七个词评价这张唐琴的音韵:“松透、恬静、圆润、雄伟、沉厚、悠远、神奇。”
△2019年,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举办《国宝音乐会》,李祥霆弹奏“九霄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