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我酸Q啊!“酸茶”的滋味地图
2023-04-10 18:08 茶道CN

茶的滋味,甜、鲜、苦(涩,属感觉,是舌有不润滑、麻木之感),最常有。

酸,在美食的味道风景中别有一番风情,酸辣、酸甜、咸酸等等。而在茶的味觉语言里,它却是个“另类”。根据茶叶审评术语,酸通常被用作描述品质缺陷,如“酸、馊气”。

尽管如此,茶味之酸,并非是变质的酸,而是令茶客们味蕾迷恋的酸。像云南德昂族、布朗族的酸茶,一度风靡的拖酸铁观音,还有陈年岩茶、陈年铁观音、陈年白茶等老茶,皆以酸出彩。

有人戏称:“这味儿真的是酸Q(网络术语,thank you的谐音)了!”

图片

滇缅酸茶:很酸很健康

茶在成为饮品前,除药用外,就是扮演着食材的角色。

中国云南德昂族、布朗族以及缅甸、泰国、日本部分地区的“酸茶”,便是食茶这一古老方式的遗存。

酸茶,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发酵茶。德昂族人喜欢的酸茶,有干湿之分。干酸茶,饮用;湿酸茶,可嚼食,也可腌制、凉拌作菜,还有油炸、做包子馅,吃法多多。

最原始、最传统的发酵方式有土坑或竹筒。在尚未发明陶器前,德昂族人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青,埋入事先挖好的深坑内密封7天左右,取出,放在阳光下揉搓晾晒。待茶叶稍干,再包裹重新放回深坑密封约3天,取出晒干。

图片

现代则有容器(土陶罐、土瓷罐、玻璃罐等)、塑料袋、发酵箱、发酵房等发酵方式。

不论哪种方式,都是通过营造厌氧环境,借助酵母、丝状真菌及乳酸菌等发酵菌群,来塑造特殊的酸香酸味。

酸茶不仅滋养德昂族、布朗族人的味蕾,也像守护着他们的健康。

据检测,酸茶中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等功能性成分,具生津止渴、清热解暑、消食去腻、降压安神、改善睡眠、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

现代深加工技术的赋能,将酸茶那标志性的酸,揉入面包、饼干、蛋糕等食品,延续“吃茶”的遗风。

拖酸铁观音:意外的“收获”

拖酸铁观音,曾是红极一时的爆款茶品。它与消青、消正、正炒铁观音,共同成就了清香型铁观音的叱咤风云。

拖酸,又称“拖补”“酸香”。这本是一场意外——因茶季繁忙,茶采下后,放到第三天才炒青,青叶水分丧失殆尽。严格来说,这样品质的青叶已不适合制茶。茶农觉得弃之可惜,就将错就错,“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带刺激性的酸涩味竟大受欢迎,鲜亮的青绿也很讨人喜爱。

后来,有人就把这个意外称为清香型铁观音制作工艺的再创新,将无意变成“故意”。

图片

拖酸、消青、消正、正炒,酸度依次递减,区别是炒青时间长短的差异。次日10时前炒青,正炒;次日12时炒青,消正;次日15~18时炒青,消青;第三天8时前炒青;拖酸,有时甚至拖到第四天、第五天。

炒青时间的有意延长,让茶叶中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最后仅剩20%~30%。多酚类等成分也随之减少,苦涩味虽大大降低,却不耐泡。由于摇青较轻,发酵度低,青叶中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且有高锐的鲜酸,给饮者的口感带来较强的冲击力,迅速圈粉。

图片

拖酸铁观音入市后,一夜爆红。它那养眼的绿,犀利的酸,夺杯而出的高香,让刚刚接触铁观音的茶客或是绿茶爱好者们瞬间被惊艳到了,以至于有人认为“酸才是铁观音最鲜明风味特点”。于是,从泉州到福建,再到北方销区乃至全国,刮起了铁观音的“酸风”。

不过,与生俱来的工艺缺陷,注定它无法走得更远。发酵不足,茶汤刺激性强,喝多了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尤其是低档茶,喝了还会反胃呕酸。而且,它不耐储藏,即使放进冰箱,品质也会急剧下降。因此,拖酸铁观音被不少人所诟病。

“歪”(拖酸铁观音的酸也叫“歪酸”)终不压“正”。人们开始反思,“回归正味,回归传统”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拨“歪”反正、“扫王除酸”势在必行。

图片

然而,有趣的是,拖酸铁观音仍有“死忠粉”不离不弃,因为宛如初恋般刻骨铭心,他们与铁观音的初见是始于那一口“醉人”的酸。

陈年岩茶:所谓“武夷酸”

拖酸铁观音,有人说是工艺创新,也有人说是“歪门邪道”,饱受争议。老茶的酸也如此。

老铁、老白茶、老红茶、老岩茶等老茶的口感都带酸,“观音酸”“白茶酸”“红茶酸”“武夷酸”等新名词在茶友们的“行话”里流行起来。

像“武夷酸”,还有 “出处”:它被移花接木到19世纪欧美科学家的身上:“1847年,德国科学家罗莱特在茶叶中发现‘茶单宁’(儿茶素),并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合物。”言之凿凿。

图片

遍翻文献资料,罗莱特发现茶单宁不假,却丝毫没有提及“武夷酸”,至于哈斯惠茨,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酸又的的确确在老茶中可以感觉得到。酸,从何而来?

首先得先明确一个概念:茶究竟要多“老”才能称得上老茶?

就拿武夷岩茶来说吧,本来就有隔年饮的传统(清·周亮工《闽茶区》“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是为了退去火气更适合饮用)。目前,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说法是,5年左右为陈年岩茶,10年及以上方可称“老”。

图片

老岩茶的酸,许多茶客形容为令人愉悦的“梅子酸”,且可视作老岩茶的风味标记,钟爱不已。

因此,有茶客认为,酸是岩茶在储藏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滋味现象,通常是5~15年(也有说是3年)。随着存期的延长,酸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

也有人将酸归结为工艺的问题。比如,做青时,摇青过重;或走水焙时,没有焙透,梗叶内残留的水汽,导致发酸;或储藏过程中,出现返青,使干茶含水量增加。另外,原料过粗老或冲泡不当也会使茶出现酸味。

毕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所谓的“老茶”总是包裹着各种各样动人的“故事”和“传奇”外衣,“X年陈”几乎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老茶“叙事”的背后,大多是生意。除非,你能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看着它陪着它一起慢慢变“老”。试问,有几人能等得起?但,老国企、知名品牌茶企的老茶是例外。

牛瘪、鲱鱼罐头、日本纳豆……正如古今中外的重口美食,有人褒,有人贬。有人捧,有人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