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已经春天了,为什么还要再过一次“冷”节?
2023-04-04 12:26 福建日报·新福建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共产党网、闽南网 原创

今天是闰二月十四,清明节前一天,还有一个月就入夏,福建的春天已接近终章,然而就在这暮春之际,有一个与清明节密不可分的节日——“,为什么在春天里还要再过一次“冷”节呢?

说起“冷”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禁烟火,只吃冷食,是寒食节的别称

寒食节前后绵延2000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同时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与传说

寒食节的历史起源有诸多版本,其中春秋晋国的“割股啖君”传说是重要来源之一

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当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没有去邀功,而是携母到山中隐居。晋文公坚持要请他出来表示答谢,于是放火从三面烧山,想逼其出山。但没想到介子推最后同母亲一起被烧死,也不为所动。晋文公恸哭不止,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有怀旧悼亡之意。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仍然会庆祝寒食节,但是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福建,一些人会在寒食节期间吃冷食,如寒食粥、寒食面等,同时也会参与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如放风筝、拔河比赛、武术表演等。

那么,原滋原味的寒食节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

寒食节的习俗

1.禁火扫墓

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通常禁火,不做饭,去祭拜已逝的亲人和祖先。扫墓也是很重要的习俗,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怀念。

2.吃寒食

吃寒食是寒食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吃寒食指的是吃事先做好的熟食。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

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3.爬山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踏青最多的活动就是爬山,此时正是暮春开始之际,气温适宜,许多人都喜欢在这一天爬山,欣赏春景和呼吸新鲜空气。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4.插柳条

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也会插一些绿柳条,古时候,人们相信插上柳条能消走疫病,现代人则将插柳条视为美化环境的行为。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不仅是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插柳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寒食节寄语

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寒食节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传统,他们会继续庆祝这个节日,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而如今我们还在春天庆祝寒食节的原因也变得更加多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季被视为一个新的开始和复苏的季节,人们认为这个季节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庆祝寒食节,可以表达对春天和新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值此春意款款的时节,愿往后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图源:文心一格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