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标题图
聚焦研学,四校联合,福州鼓楼又有新动作!
2023-03-28 16:28 海峡教育报

3月27日,“聚焦研学 赋能课堂提质增效”鼓三学区共同体暨鼓楼区“三区联动 整体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活动第三十九场在福州市湖滨小学举行。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领导、省市专家、教育局科室负责人、鼓楼区教师进修校教研员、鼓楼区属各校校长、教学行政、各学区共同体负责人、总辅导和各校备课组长及学科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image.png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福州市林则徐小学、福州市湖滨小学、福州市西峰小学、福州市小柳小学承办。

活动在四校的特色晨会和研学互动体验中拉开序幕。

福州市湖滨小学原创京剧元素节目《梦启西湖》将美丽西湖之景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展现一副美不胜收的园景画面。京剧娃们化身为青衣、小生,沉浸在古香古色的氛围中尽情的展现国粹之美。

image.png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以走学制课程为依托,融合非遗课程中的油纸伞花灯、古典舞等元素呈现以福文化为主题舞蹈“福韵悠悠”。

image.png

福州市小柳小学立足“柳”文化,以“遇见·成长·前行”为主题,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演绎了“柳芽尖尖—柳叶青青—折柳依依”的柳娃成长三部曲。

image.png

福州市西峰小学依托“非遗闽剧进校园”,排演了闽剧“穆桂英招亲”,孩子们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充分展现了福州闽剧的独特魅力。

image.png

晨会展示后,各具特色的研学互动体验活动随即展开。

林则徐小学的“闽中桥梁甲天下”将“福州桥梁研学营”搬到了活动现场,穿越中国桥文化的前世今生,与孩子们共同搭桥,构建课堂知识向现实生活迁移的桥梁。

image.png

湖滨小学的“微观西湖”将西湖著名景点搬到了活动现场,通过游览“微观西湖”研学点赏西湖美景、品西湖文化。

image.png

小柳小学的“柳韵西湖”以“柳”的意蕴为依托,以绳为梦,以笔为心,畅想柳娃们的七彩童年。

image.png

西峰小学的“梦回儒林”依托西峰草堂,走进“曹学佺故居”,赏诗词、品文献、听闽音,一起梦回儒林。

image.png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落实以来,福州市鼓三学区积极倡导各校充分挖掘周边教育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充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享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林则徐小学、湖滨小学、西峰小学、小柳小学四校的11节课堂研讨展示课分别在湖滨小学、福建省教育学院进行。

语文会场——

林则徐小学的赵舒婷老师基于课前的研学活动,从造桥者的角度将研学所得迁移至本课《赵州桥》,让学生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桥梁,达到实践与学法相结合,真正做到研学与语文课堂相融合,研学辅助课堂,让课堂有了更广阔的天空。

image.png

湖滨小学的兰仁海老师挖掘西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研学任务驱动课堂。巧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把名胜融在教学当中,把课堂“活动”化,把活动“趣味”化,让学生在游玩中不但掌握语文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还加深了对名胜古迹的了解,领略了西湖的魅力。

image.png

小柳小学的傅晓艳老师借助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研学等方式使学生发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通过农具组、种植组、制糖组三个研学小组的分享展示,实现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相融合。

image.png

西峰小学的郭雪琴老师在课前让学生以“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家乡”为思路开展研学活动,参与美食制作,并用影像、文字记录研学所得。课上,教师设置了“美食小达人”评选情境,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家校连线,让居家学习的孩子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将课前研学所得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形象感受中国美食烹饪方法的多样,学生在多时空融合中识字学词,感受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与独特。

image.png

数学会场——

湖滨小学的杨传勇老师以湖滨特色—京剧串联课堂,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孩子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内化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

image.png

林则徐小学的陈丽彬老师通过探究研学旅途中具体情境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在观察、描述和交流中体验方位感,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方位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

image.png

英语会场——

湖滨小学的黄燕燕老师以Mother's  Day为话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发展,并在课堂上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做贺卡、写诗歌、做计划的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动手,又动口,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爱护妈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image.png

西峰小学的杨雅婷老师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研学探究链”:课前探访了解自然公园—课堂学习文本里的自然公园内容—课后探究其它自然公园;在课前、课堂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多模态教学情境,螺旋渐进式地提高孩子的学科素养,升华了文本主题内涵。

image.png

劳动、道德与法治、科学会场——

小柳小学的黄晓英老师用生动形象的交互情境来引导,通过学生的巧手拼摆,让孩子们明白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意识到美要靠双手去创造。

image.png

小柳小学的蒋桢老师设计了模拟插秧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种植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并让学生扮演大米种植和生产的不同过程,体会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以情育人,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image.png

西峰小学的陈晓芬老师巧妙借助电子平板中“形色”软件与学习资料包,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植物的繁殖方法,课堂上让学生汇报总结与动手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同时提升学生劳动实践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image.png

展示课过后,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评课活动。在区进修校教研员的组织下,各校教师们结合自身的体会畅谈了观课收获,并共同探索了研学赋能课堂的有效路径。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一起聆听了由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首届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国培专家,省名校长导师陈曦教授带来的《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专题讲座。陈曦老师从五育的起源展开讲解,分析了如何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

image.png

image.png

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三学区共同体,所展示在“双减”和“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持续融通西湖场景,升级项目化课程建设,深入开发西湖研学课程,通过沉浸式场景研学模式,融合文学、数学、艺术、科学、运动等多领域课程知识,带领孩子们在行走中探寻西湖文化“密码”,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课堂知识向社会生活迁移的桥梁,打造让孩子们回味的“醉”美教育。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