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专家、各部门踏勘论证和现场质询后,漳州市八尺门退堤还海工程(一至三期)正式竣工并通过验收。
至此,历经13年的历史遗留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漳州八尺门退堤还海工程正式完工,肩负历史使命60年的八尺门海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八尺门位于福建省东山县(东山岛)北端,与云霄县陈岱隔海相望,这里原是一座古老的渡口,海面狭长,水深流急,海底暗礁密布。1960年,福建省政府出于安全与发展的考虑,决定建设八尺门海堤,海堤建设让东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然而,近年来由于海堤切断自然水体,无序养殖等原因,八尺门海域水质不断恶化、泥沙淤积,曾经的“致富堤”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发显著。出于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等多方面考量,2010年,东山正式提出拆除八尺门海堤,逐步恢复海域生态。
八尺门退堤还海工程(一至三期)项目旨在打通阻断海水正常交换的八尺门海堤,增强东山湾和诏安湾水体交换,改善两湾海域水质环境,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
项目启动以来,完成了海堤两侧网箱清退,拆除八尺门海堤上的光缆、电缆,渡槽、引水渠。共计拆除八尺门海堤长度356米,清除八尺门两侧淤泥139万立方米,构建10座八尺门大桥桥墩防冲保护以及海堤两侧海岸防护、岸线整治修复和护坡工程、海岸景观美化绿化等。
项目完工后,已实现海堤贯通、海水相通、海域联通,两湾水质营养度显著下降,水动力明显增加,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下一阶段,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已验收的历史遗留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后期管护,根据需要积极申请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推动漳州市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