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全省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年工作视频会,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共出席会议并部署全省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年工作。
会上,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爱棋作漳州市耕地恢复和进出平衡典型经验做法发言,平和县自然资源局介绍平和县补充耕地经验做法。漳州市是此次会议中市县两级同时作典型经验介绍的唯一设区市。
陈爱棋从竞赛督导、精准施策、恢复整治、创新探索四方面汇报了漳州市耕地恢复和进出平衡的经验做法。
以竞赛督导为抓手,凝聚合力。漳州市委、市政府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七比一看”竞赛,落实县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压实县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以督导、通报、协调等形式,进一步传导压力,督促县区做到“服务一条线、保障一条龙”,有力推动各地工作落实。
以精准施策为保障,突出成效。及时总结平和县耕地进出平衡和漳浦县耕地恢复整治试点经验,带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出成效;结合花山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探索集“园改耕、退果还耕、生态修复”为一体的片区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效益、利益、生态目标值的最大化。将违法用地图斑整治与补充耕地同步推进,做到整补结合,一步到位。
以恢复整治为突破,增加耕地。2022年底,漳州市出台《关于开展耕地恢复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率先开展耕地恢复整治5年专项行动,5年计划完成耕地恢复整治7万亩,2023年完成1.4万亩。明确由县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组织验收,并从资料准备、举证入库、成果上报等方面进行规范。
以创新探索为驱动,解决难点。把握耕地进出平衡重点,结合实际创新探索解决流入源和资金问题。通过有偿代补方式,实现局部进出平衡,鼓励各县区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填补专项资金不足。要求各县区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保障耕地进出平衡措施,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协调联动,及时共享指标。
2021年度全市耕地流出9487亩,流入10401亩;2022年度耕地流出10180亩,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看,流入13489亩。自2021年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政策以来,连续2年实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