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明
标题图
龙吴村: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彩
2023-03-15 12:30 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15日讯(陈培泼 李博炀 林忆敏)桃花花红,李花花白,桃红李白春又来,门楼楼高,屋梁梁耸,楼高屋耸时光踵……阳春三月,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龙吴村美丽的田园景色。

古宅焕新彩

千年历史的龙吴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也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乡村振兴挂钩村,村内有40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一笔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一度脏乱且破烂。

驻村第一书记林永强,为文物资源的流失与损坏感到心急。如何保护和开发好古民居资源,让古宅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保护和开发好古民居,最缺的是钱。林永强与支部班子利用晚上时间,深入村组,做好古民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同时,与郑、王、蔡三大家族的长老和各族出外工作的乡贤建立了联系,规划了打造国家级康养基地的美好蓝图。

几个月时间,村民与乡贤就自筹了220万元资金,村里也从有限的村财中挤出了22万元,给予10%的贴补,很快龙兴祠、长庆堂等3处第一批古民居就完成修缮工作,其他的古民居也进行了屋面清洁、庭院卫生打扫工作。

陆续修缮中的古建筑。

面貌一新的古民居,在林永强的镜头下,很快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来了许多古民居文化和乡村旅行爱好者,不远千里赶到这里,一睹古村新彩。

如今,投入35万元,全面展示闽王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闽王历史文化馆也即将全面建成,文化与古宅相互辉映,正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历史、文化与经济的多重色彩,赋予传统的文化历史资源有了价值变现机会。

人居添新美

“龙塘湖很快就会建好,那时碧波荡漾的湖面,随风飘逸的荷香,散发着树木芳香的栈道……将会给游人和村民带来不一样感受,也会为这个千年古村增添一道靓丽风景”。让村居更宜人,让村庄更美丽是龙吴村的新目标。

配合龙塘新村居民点、幸福院的建设,开挖一个既有纪念意义又有实用功能的龙塘湖,被提上了工作日程。从方案规划、图纸设计,到置换用地、搬迁杆路、工程招标、再到三月三前建成验收,只有三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林永强晚上找村民,谈置地;白天跑城里,要求电力通信部门支持做好杆线路迁移;周未上工地,督进度。目前,龙塘湖开挖工程已接近尾声,只等验收通过,清灵灵的泉水,就会注入龙塘,在旭日映照下,泛动着粼粼波光,充满生机和美丽的人工湖将会呈现在村民的面前。

总长3.7公里的苏坑溪从青水乡,流经沧海村,像一条飘动彩绸,一路逶迤,婉延而来。然而,遇到雨季的苏坑溪却是另一番模样,去年6月份的洪灾把村里冲击的一片狼藉。

苏坑溪小流域工程建设。

多方争取建设资金,和村两委一道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无偿留出2.7米的机耕路,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在积极争取省移动公司党委的支持,发动了全省移动党员干部为灾后重建捐赠了70余万元的资金。

如今,投资1004万元的苏坑溪小流域工程的河道清理、岸堤建设等工程基本完工。堤岸的闽王古兵道也即将开始施工建设。

为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龙吴村投入15万元,拆除了老旧破损的烤烟房110栋、完成了82户村民住房的立面改造。投资15万元,建设龙塘新村点公园,改善生活环境。完成投资300多万元,建成闽王文化广场、长者食堂、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培训中心等项目,实现办公、党建、养老、幼教、便民服务、党员、农民多元化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产业赋新劲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林永强和支部班子,在上级党委指导下,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充分的论证,把“开闽圣地、蔬香乐园”作为龙吴村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蔬香乐园”即无公害蔬菜产业,“开闽圣地”即乡村文化旅游与职工康养基地。

传统的蔬菜产业要提质增效,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是关键,村里向上级争取了110万元的资金,改造提升3000多亩的高山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及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新建了2.5公里水泥机耕路,修缮水渠12条7.9公里。投资90多万元建设龙塘湖淡水鱼养殖项目,每年增收村财1万元以上,还进一步理顺了林地产权,收回林业站托管的村集体林地,转租给村民管护,每年可增加村财1.5万元,给全村的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龙吴村是开闽圣地,是王审之入闽的第一站,这里不仅有罗兜祖祠,闽王点兵场,王审之母亲的墓葬梅花落地,还要成片的古民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优美的风景,优良的空气,培育和做大乡村旅游和康养基地,盘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林永强请来了作家、摄影家、画家,深入古村进行文艺创作,不断扩大龙吴村的传播与影响力。

得益于平安乡村平台,龙吴村更加“数智化”。

建设智慧党建平台,实现支部、党员管理的信息共享、在线管理和网上培训等功能。建设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村务信息管理系统(云广播)、乡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对讲)。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了无公益蔬菜生产基础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远程测控,实现温度、湿度,无公害生产全过程智能可溯源管理。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