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9日讯(通讯员 杨巧梅 记者 于莉)近日,一位百岁老人在漳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这也是漳州市人民医院迄今为止,为年龄最大的患者实施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陈老太,现在怎么样?”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昶荣俯身看了看正在输液的百岁老人问道。“我妈今天精神状态特别好,早晨的时候还喝了一小碗粥。”老人的家属开心地说。
坐在病床上的陈老神情自若,精神矍铄,看上去不像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心脏手术。原来,陈老太太最近因胸闷,气促,头晕十余天,到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诉其胸痛不适。在通过对患者行相关辅助检查及综合评估后,心内科主任刘昶荣初步诊断老人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根据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发现患者的回旋第一对角支狭窄严重,狭窄度约80%,必须尽快为老人做冠脉造影。
这种心脏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发展严重了它的猝死率是很高的,除了药物治疗,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杜老的家人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能经受得住手术治疗吗?
消毒、局麻、穿刺右侧桡动脉,一根导丝通过细细的血管将一枚支架安全顺利送到陈老被堵塞的血管中,顿时远端血管被血液充盈。每一个步骤,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们都细微谨慎,密切关注监测仪上的每一个指标变化…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狭窄的血管在支架中扩张,血流通畅了,陈老胸闷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像陈老太这样100岁高寿的患者,在我院心脏手术史上尚属首次。”刘昶荣主任说,早期开通狭窄的血管,对于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意义重大。
据了解,老年人患不稳定性心绞痛,往往伴随多基础性疾病,血管病变严重且复杂,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常成为唯一有效且可行的再灌注手段。对于高龄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不仅要求医生具备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还要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强大的耐心、娴熟的技巧,以及果断的应变能力。
刘昶荣主任介绍,气温变化对于年高体弱,尤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危险发生。冬季,早晚温差加大,冷空气来袭频率增加,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另外血管遇冷收缩等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一定要注意气温变化添加衣服。此外,规律服药、保障睡眠、稳定情绪、适度运动也十分重要。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