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福建戏曲周|一叠信纸,一个信封,无法忘却的闽南记忆
2023-03-01 10:38 新福建

“侨批”承载着

无数闽南人的祖辈记忆

歌仔戏里的乡音

勾起众多华人华侨的乡愁

今晚八点,《侨批》云展播

“一叠信纸,一个信封”

用传统戏曲唱响“世界记忆”

了解“侨批”文化

看完这部戏就懂了!

新福建客户端、福建日报视频号、抖音

快手、微博、百家号将全平台同步直播

a570846b6efa2f35669cdcd563d707c.png

剧情介绍

“批”是闽南话“信”的读音,“侨批”,又称银信,是华侨华人寄给国内眷属书信和汇款凭证合一的家书。

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大量的闽南人从这个口岸被卖“猪仔”到南洋当苦力。布袋戏艺人黄日兴为了赚钱迎娶心爱的姑娘如意,义无反顾地下南洋,谁知被骗踏上了“猪仔”之路。

为了帮助黄日兴逃回迎娶心爱的女人,并将华工拼死拼活赚来的血汗钱,带回家乡赡养父母和家人,华工阿祥用自己的性命护送黄日兴逃出金矿。

从此黄日兴的性命与华工命运、侨批紧紧地连在一起,从他手中传递的每一封侨批,都是他乡之客的怀乡之情。


“侨批”以文字的形式承载闽南人跨洋渡海的历史记忆,歌仔戏《侨批》则以闽南戏曲形式记录了闽南人的集体情感记忆,将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闽南人喜爱的歌仔戏来表现,显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剧种的艺术魅力。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由众多艺术名家倾力打造,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歌仔戏《侨批》成为我省唯一获奖的戏剧类作品,放眼全国,也仅六部戏剧类作品获奖。

不同于之前的侨乡题材创作多侧重于表现侨眷的思念与守望,歌仔戏《侨批》另辟蹊径,视角关注外出打拼的闽南男儿们,通过黄日兴成为“南洋水客”,维系千里“侨批”路的故事,展现闽南华侨血泪交织、情义深重的移民史、创业史,恢弘闽南人守信重诺的道义担当,抒写闽南华侨深沉的家国情怀。

编剧曾学文说:“我将个体命运与群体闽南人的命运交织为一体,厚重的华工史是这部剧的基底,而‘血汉重情长’是这部剧的人文温度。”

写意、诗化是该剧的一大特点。以情入戏,时空的自由流转,散文诗化的叙述方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歌仔戏更为简洁、灵动、流畅,带着诗意的芬芳。

到新福建,看好戏连连

更有好礼相赠

来自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
精美礼品将在
福建日报微信视频号送出

3492012e9e29caa96463a7cfa93314e.jpg

获取方式


关注“福建日报”视频号观看直播,20:00—20:15期间,在直播间输入评论口令“来新福建品闽人智慧”即有机会获得精美好礼。

花开并蒂,两岸同源

3月1日 20:00

相约福建日报全媒体

感受侨批背后的中国心



参考文献:

1、《喜讯丨歌仔戏《侨批》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

2、吴慧颖:文艺评论|家书抵万金 ——评新编歌仔戏《侨批》,福建文艺网 。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