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5日讯(林科伟 吴小云 庄加桢 吴申平)眼下,三明各地企业已陆续按下复工复产按钮,多地市场加速回暖。为助力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奋战“开门红”,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提前介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解决客户各类涉电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用电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政企同心”助力重点项目提速
2月10日,三明清流福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省首个政府贴息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清流县以氟化工及其上下游产品为主导的福宝化工园区后续的用电需求,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在工程规划阶段,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主动作为,应政府要求提前布局输变电项目,通过项目绿色通道,将110千伏福宝输变电工程规划投产提前至2024年。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贴息建设电网项目的发展新思路,政企共担输变电项目投资风险,完成了全省首单贴息建设协议签订。
“项目建设协议已经签订,接下来我们就要鼓足干劲,投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工作中。”该公司建设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林志勇说。
为确保该工程按时投运,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与清流县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建立闭环管理机制,提前一年确定合作意向。在促进内部机制循环上,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吸纳工程参建各方党员骨干,成立工程“临时党支部”,建立“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的专业优势,全面打造标杆示范创优工程,争取工程早日建成投产,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电力支撑。
“工业大脑”助力企业节源开流
“借助‘工业大脑’,我们从可视化监控大屏能直观看到生产线上的实时数据,温度、能耗、设备、工艺、原料等信息动态相互关联,生产线从半自动化流水线一步跨入自主调整的‘人工智能’,生产运营效率大幅提升。”2月9日,在福建金牛水泥集控室内,该公司电气部副部长张顺林向上门走访的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述说“工业大脑”项目实施以来为企业带来的生产变革。
2022年3月份,在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积极推动下,福建金牛水泥同国网福建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三明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研发全省首个水泥行业“工业大脑”,着力建设智能工厂,促成生产资料的精细管控、资源的高效配置,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此外,“工业大脑”还帮助金牛水泥降低碳排放超标的风险,提高发电效率。“以一条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计算,煤耗每降低1%,能为金牛水泥带来近两千吨实物煤能耗降低,直接经济价值每年达150余万元。”三明市将乐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吴慧慧介绍。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将持续依托“工业大脑”平台,进一步与行业专家、能源企业共同探索推进绿色、低碳、高效的电力方案,将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延伸拓展,助推企业低碳转型和社会节能减排,把提高清洁能源消纳、优化能源供给与助推老区苏区工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满格电力”助力特色美食产业升级
“配电箱及电气设备周边一定不能堆放草垛、塑料袋等可燃物,容易造成火灾。”日前,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大田光明先锋)“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正为大田县五兴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肉兔生态养殖场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用红糟烤制的兔肉是大田本地特色美食,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电力加持促进了产业升级,如今大田县的肉兔养殖已从散户喂养向规模养殖转变,而五兴肉兔生态养殖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绿色生态肉兔养殖场。“我们的养殖场厂房内设有恒温、粪便自动清理等智能系统,特别是粪便自动清理系统,它将兔子污粪统一收集并制作成农业肥料,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养殖场相关负责人肖基士说道。
肉兔养殖的自动化设备一年四季不停转,养殖场在温湿度控制、供水等方面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很高。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为当地养殖业用户建立专项服务档案,主动深入养殖基地,定期对客户配电柜、电机设备、供电线路进行全面“体检、把脉”,仔细排查通风、保暖、取水、照明等用电设施,为大田县推动绿色特色产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