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
厦门市人社局
通过根治欠薪“三强化”组合拳
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相关举措
受到《厦门日报》关注
今年大年三十
市人社局接到了一通举报电话
是一起工程款引发的劳资纠纷
接到电话后
市、区人社部门、建设部门、
辖区派出所和街道等
立即按照既定预案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经过耐心宣传和细致调解
纠纷顺利得到解决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到企业走访、调查
市人社局始终坚持
24小时值班备勤
全年无休
以应对各类应急突发情况
并通过“三强化”
打好根治欠薪工作的“组合拳”
为我市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为持续深化平安厦门
和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
交出高质量平安答卷
1月21日(大年三十)
在翔安某楼盘售楼处
庄先生拨通了
举报电话
当日上午11点
收到举报电话信息的监察员
立即赶到现场
经与当事人沟通
监察员了解到
庄先生是该楼盘项目的涂料班组长,1月8日工程完工后,承包方承诺在春节前发放施工人员工资。但10余天过去了,庄先生和同事迟迟没有拿到相关款项。
我们26个人的工资都没领到,
大概有65万元。
眼看着马上过年了,庄先生和同事有些着急。于是,庄先生等人来到项目所在的售楼处索要款项。
经查证,监察员发现庄先生所服务的工程经过层层转包,工资款项涉及多个承包单位。监察员随即联系各相关单位,经过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当日晚上7点,庄先生与几个承包单位达成和解。承包单位签署了支付拖欠工资承诺书,承诺在2月3日前支付相关款项。
这一举措,正是人社部门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具体体现。
不仅如此,早在春节前夕,厦门市人社局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及根治欠薪“雷霆清零”行动,并实施定期调度根治欠薪工作模式,1月17日至28日期间确保案件线索日结日清。
▲市人社局走访工地了解情况
去年以来
市人社局通过“三强化”
打好根治欠薪工作的“组合拳”
01
强化全域联动
通过健全工作体系
我市将根治欠薪工作纳入
全市工作大局统筹谋划
分管市领导定期专题研究、全面推进
▲市人社局监察支队和网格协管员互动交流
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抓总,市、区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横向配合协同、市区纵向贯通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定期梳理存在欠薪隐患的在建项目,形成责任清单,明确包案领导,实行挂账销号、动态清零;
建立房建市政工程根治欠薪联动工作机制、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联合“护薪”等协同机制,有效提升“治欠”实效;
建立市、区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及讨薪纠纷警情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实现行政区域内劳动纠纷举报投诉“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处理”。
02
强化源头“防欠”
持续开展“无欠薪项目部”创建活动,2022年我市重点培育了106个“无欠薪标杆项目”。
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举办劳资专管员岗位技术比赛,开展“无欠薪标杆项目”劳资专管员“1+X”结对帮带活动,全市结对帮带300多个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劳资专管员业务水平。
同时,市人社局成立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风险工作专班,全市开展风险防控督导,市、区两级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实行每日调度、领导包案、定期销号等措施,针对省、市相关部门检查调研中指出的问题,详细列出清单、规定整改时限、压实部门责任,对所有存在问题全部进行整改。
▲市人社局监察支队上门调解劳资纠纷
03
强化办案质效
推进智能监管,建成“建筑工程项目用工管理与欠薪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动态监管全市900多个在建项目,实现制度落实线上监测、工资支付线上监控、欠薪风险线上预警、监察案件线上办理,做到“干活有数据、用工有实据、讨薪有依据、权益有保障”;
▲市人社局运用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加强预警研判
加快线索调处,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65天24小时值班备勤,设立市、区劳动保障信访投诉窗口,畅通全市欠薪投诉举报“12333”人社热线,公布欠薪维权投诉二维码,及时接收核处国家、省、市三级平台欠薪线索,确保所有案件在期限内办结;
▲市民可通过窗口投诉举报欠薪行为
落实联合惩戒,坚持对欠薪违法行为“零容忍”,近三年共有10家工程建设类企业和1家生产型企业被列入了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此外,每年开展劳动保障(含工资支付行为)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激励和警示用人单位合法合规运营。
▲厦门人社部门正在进行无欠薪标杆项目考评
在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区委区政府共同努力下,当前,全市劳动关系形势总体稳定,各类欠薪举报投诉数量呈下降趋势。
下一步
市人社部门将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加大欠薪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
扎实推进欠薪治理
及时高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人社君这些微信也很有用哦~
☟
往期精选
编辑:林珊珊
审核:陈政 胡晓牧 吴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