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9日讯(王琨)今年春节,外地回尤溪的乡亲从西城高速进城,畅通无阻。
“以前从西城高速口到城关,只能从玉池方向走,交通拥堵,现在可以直接走省道S215线,确实方便了很多。”春节期间,市民李先生从厦门回到尤溪,行驶在笔直宽阔的省道上不由地感慨道。
省道S215线西城高速互通至解建段项目全长3.7公里,项目所有路基、路面、桥梁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1月16日起实行应急交通疏导,所有小型车辆均可临时通行,给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
省道S215线尤溪联建至玉池公路。吴德堋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溪县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已初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补充,运输场站为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贯通城区,“四好农村路”畅达乡村,大地为琴路作弦,道路发展产业兴,闽中尤溪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攻坚克难筑坦途
1月10日,国道G235线尤溪西城至新阳(大田界)公路工程二期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加紧进行护坡施工,为今年6月通车奠定基础。“项目现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完成路基工程95%以上,准备进行路面施工。”二期项目经理曾昭鉴说。
国道G235线尤溪西城至新阳(大田界)公路工程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王琨 摄
国道G235线尤溪西城至新阳(大田界)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47条南北纵线之一,项目全长38.386公里,分3个标段建设,设计行车时速40公里,路基宽度10米,估算投资11.2亿元。其中,二期项目起于西城镇新联村,终于新阳镇中心村,长约 8.9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尤溪普通国省道路网布局,推动沿线经济高质量发展。
尤溪地处闽中,群山环绕,是福建省山区第一大县,落后的交通长期制约着当地发展,修路成了民心所向。
缺乏资金、施工难度大、征迁难,面对诸多困难,尤溪凝心聚力、开山辟路、架桥修隧、蹄疾步稳。
2013年9月26日上午9时53分,向莆铁路尤溪站迎来首趟列车,尤溪正式迈入“动车时代”,成为省会福州“1小时经济圈”、厦门“2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这条客货共建铁路,连接闽赣两省,成为尤溪重要经济动脉。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四好农村路”等多点开花,交通总里程持续刷新。
目前,尤溪境内公路总里程达3447.84公里,位居三明市第一位,其中,福银、厦沙、莆炎3条高速公路累计通车176.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尤溪境内共366公里,包括省道S308线、省道S215线、国道G235线、国道G534线,需要建设里程253.7公里;农村公路入库总里程达2808.515公里,全县250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通邮政”2个100%目标。
养护监管齐发力
路通了,如何管护?近年来,尤溪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在建设好农村公路的基础上,创新管理、养护、运营方式,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S308线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黄功兴 摄
“去年,县里印发了新修订的《尤溪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同时,严抓乡道村道专管员队伍建设,实行积分考评、末位淘汰制,确保道路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尤溪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凯说。
据了解,2022年尤溪累计出动执法车辆709辆次,出动执法人员3678人次;巡查辖区公路累计37840公里,巡查航道约240公里,路面执法监督检查车辆11026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政案件立案289起,行政处罚93.03万元。
加大资金投入,修复破损路面、涵洞、边坡等;开展生态示范路创建工程,推进中仙镇西洋桥、坂面镇大演大桥、梅仙镇白坑大桥等微改造项目;开展路产路权、水路执法监管,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一项项护路、监管举措相继实施,一条条经济通道越发彰显生机活力。
以路为媒聚产业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洋中镇桂峰村,每逢节假日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全村旅游经济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桂峰村还是一个“养在深闺”的传统农业村。2003年,福银高速通车;2015年,县道洋桂线(X731)洋中至桂峰公路建成通车,沿线停车场、旅游公共厕所、游客休息亭、观景平台、农业主题公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桂峰村抢抓交通发展的有利时机,依托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吃上了“旅游饭”。
桂峰村村民蔡宗香,在村口的石桥旁经营着一家“百年豆腐坊”,游客来此都要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花。“我们家的豆腐卖得特别好,每天都要做50多公斤。游客不多的时候,我们就运到集镇上去卖,开车只要20多分钟,大家买到豆腐的时候都很新鲜,1个多小时就全部售罄了。”蔡宗香笑着说。
路通了,村民们的农特产品也成了“金元宝”。“过去路不好,农产品还要自己运到外面卖,费时费力。现在客商们纷纷开车上门收购,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卖货。”洋中镇后楼村村民林梅玉种植茶叶、黑木耳等农产品多年,目前年收入达30余万元。
产业发展带来幸福生活,如今,一条条贯穿城乡的大道,正成为尤溪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