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7日讯(记者 李妙珠)近日,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漳州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目标,提出9项重点工作任务,系统谋划2023年至2025年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全覆盖。
《实施方案》明确,从保障县级中心用地、完善乡镇流通体系、建设村级服务站点三方面,强化县乡村寄递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每个县区应规划建设1个以上电商快递物流园区,鼓励企业配置智能化分拣设备,提升县区快递物流中转处理能力。鼓励依托现有场所建设乡镇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对物流快递企业入驻费用予以适当减免。鼓励运输企业开展“定时、定点、定线”货运服务。整合村级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的建设、运营、管护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经邮政管理局认定运营半年以上的合规村级邮政快递服务站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确保村级寄递服务站点稳定运行。
《实施方案》明确,要实现农村寄递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发挥农村邮政体系作用,实现“一点多能”。加快推动农村邮路投递汽车化,到2023年底实现农村邮路汽车化段道率达到50%,力争2024年年底实现全市乡镇邮路全面汽车化。支持邮政企业以市场化方式为农村电商、商贸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寄递、仓储、金融一体化服务。此外,既要引导企业采取驻村设点、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第三方配送等方式,又要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融合发展,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探索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深度融合”的农村寄递物流发展模式,健全末端共配体系。同时,保障快递专用车辆通行,落实快递专用合规电动三轮摩托车的挂牌及统一管理,提高末端通行效率。
为深化农村寄递体系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承接县区商业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等相关项目。统筹使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专项资金,提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围绕漳州蜜柚、花木、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打造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银铜牌特色项目,助力漳州市特色农产品外销。推动交通邮政融合发展。争取2023年底之前,全市建设完成8条以上“交邮合作”“交快合作”试点线路,允许利用现有县级客运站闲置功能区域改造成县级分拨中心。鼓励“四好农村路”管护人员兼任邮政配送员,补充“最后一公里”运力。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依托农村客运车辆、城乡公交车辆开展代送已安检邮件快件包裹和农产品物资等服务。
在规范农村寄递物流市场管理上,《实施方案》明确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手续政策,并对于将70%以上的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设置在农村地区的企业,在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时,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数量要求比照现行规定降低30%执行。实施末端网点批量在线备案,备案回执在线下载,实现“一次都不用跑”。此外,要强化农村寄递市场监管,整顿农村快递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依法查处未按约定地址投递、违规收费等行为。各地要健全邮政快递监管工作机制,成立县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增强监管力量,保障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