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陕西西安北站有私家车上高铁站台接送乘客,由铁路部门工作人员指引放行。西安铁路客服中心人员回应称,这是收费服务,所有信息均公开。如需此项服务,只需拨打客服热线电话,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联系并全程陪同。开车进站台接人,引发了争议。赞成者说:“这种服务挺好,接送老人很需要。”质疑者则认为:“有钱就能任性吗?将金钱换来的特权凌驾于公众安全之上合理吗?”
观点一:增值服务未尝不可
私家车上高铁站台接送乘客是西安北站公开推行的服务,所有乘客有需要均可付费享受此服务,并非针对某些特定人群,因而不存在“特权服务”一说。另外,1小时500元的收费虽然不低,但也没高到非有钱人才消费得起的程度,也很难说是有钱人专属的订制服务。因而,轻易扣上“特权服务”或“为有钱人服务”的帽子不可取。
公益性和商业性之间本不应相互排斥。实际上,乘坐高铁会有多种服务需求,有人需要用餐、帮拿行李,有人需要更舒适的空间,等等。近年来,铁路部门推出的付费增值服务不少,从花几十元搬运大件行李提前进站、网络点餐,到购买商务座车票享受全流程优先服务等,都不是新鲜事。
开车接站服务既满足了部分旅客的特殊要求,也方便了一些身体不适、不便乘客,同时还丰富了车站的经营项目,在不影响安全出行前提下,对于增收创收、改善经营也有一定裨益。这样多赢的好事,完全可以有。
观点二:安全红线不能逾越
高铁站是涵盖运输、换乘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而高铁站台在列车到站时会出现瞬时人员聚集。私家车开进高铁站台接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站台候乘秩序,特别是在客流量大的时候,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而,车站在推行此项服务时,首要前提是务必确保其他乘客的出行安全,切不可为了增收创收而本末倒置。
从这个角度说,应对进站接送车辆的数量和时间予以限制。如每趟列车到站只允许不超过某一数量的私家车驶入站台接送,避免出现人车争道的情况,而私家车接站的时间也最好排在其他乘客基本出站之后,如此则能大大降低存在的安全风险。在确保大多数乘客安全和正常出站换乘等功能后,再满足一小部分有更高要求乘客的出行需求,方可实现两全其美。
观点三:找准两者平衡点
网友对“私家车上高铁站台接人”的质疑,实际上是在问:对类似高铁站台这种公共资源的占用,有没有公平性、公益性的考量?此事能不能简单地“在商言商”?
现在私家车多,如果同一时间有多名乘客需要高铁站提供私家车开进站台接送服务,都想花500元开上站台接送人,安排得过来吗?如果现实条件只能提供一名或几名旅客享受这样的接送服务,是按照先来后到原则,还是采取价高者得的原则?如果说可以“先来后到”,那么如果后到的是亟需这种服务的老弱病残孕乘客呢?是公益性优先还是商业性优先?如果安排不过来,允许谁进、不允许谁进,会不会产生竞价溢价,演变成事实上的特权?
说白了,在能“在商言商”的领域,大家能理解、肯买单。在有些领域,公共服务不宜简单“在商言商”,事先应充分论证、科学评估和有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