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四坪村:在柿叶上写诗
2023-01-06 15:22 闽声

当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枯叶旋转落地的信号,风起带来稻谷的清香,四坪便到了一年中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时节。

初见四坪,实属偶然。周末应友人相约到龙潭品一坛酿得熟成香气四溢的黄酒,初冬的夜,屏南的夜里是清冷的,好在温酒暖身,一夜好梦。晨起推窗,便见窗外土路边一株盈盈的柿树。柿叶早已落了一地,让人不禁想起新唐书记载过的书画家郑虔,苦于没钱买纸作画,便将秋天的柿叶收集起来,夜以继日地在叶上作画题诗。虽是因为囊中羞涩才不得不如此,但在千年后的今天,推窗俯瞰窗下满地柿叶,还是不禁感慨唯有红叶写诗,才是唐朝独有的浪漫情怀啊。

早饭后踏着青石板路散步到村口邮局,正俯身看桥下溪流时,友人把车开到跟前,“走,我们去四坪。”

原以为很远的路,不料几个山路转弯便到了。车子停在山路边,前方出现了一座30来米长的木质雨廊。雨廊是傍山新建的,如同与山体连成一体,起起落落的木台阶,把人慢慢带到这个安静的村落前。虽然下车前就看到一群摄影家们围着拍景,心想大致也就是老年人喜爱的常规画面罢,不料待走到窗沿边时,还是着实被眼前的场景震慑住——整个四坪村如睡梦中的青龙俯卧在雨廊之下,二十余座明清古民居层层叠叠傍山而造,黛瓦间浮动着青色的薄薄雾气。马头高墙后几簇长势颇具冲冠之态的柿树直接将累累柿果递至窗前,在触手可及的距离。柿果个头中等,形似北方冰天雪地里打的陀螺,扎实又喜庆。也许是离得近,就在眼前,它们不像小灯,更像一个个鬼灵精怪的孩童,趁人不备冷不丁蹦出来,争先恐后地冲人挤眉弄眼。

快门声还在耳畔此起彼伏,我们拾阶而下。闻水声渐近,原来是瀑布直落撞击嶙石,流水直冲坠入水潭,短暂停留后继续往下汇入下游村居的风水池。池在古老的柿树下,倒影着村居、瀑布、山影和人。而后又默默吐出一股涓涓溪流,缓缓奔涌向前直至稻田。

田梗边,山头上,柿树星星散散,每次映入眼帘又如意料之中,因为柿的香甜,蜜蜂也格外繁忙。忙碌的它们在无意间给游人指了路,待走到还较矮的柿树下,你会忍不禁伸手摸一摸还挂在枝头的那一颗颗柿子,红彤彤的,如同晒足了阳光,鼓囊囊的孩童脸庞。友人说后山还有一片风水林,植物品类丰富,再过些时候野生杜鹃花会开得漫山遍野。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山岚渐起,萦绕着松树尖儿,又慢慢地游走,笼在亮起小柿红灯的枝头上,似梦似画。

走出村地势最低的乡居图书馆,民居高大的土墙后闪出一对小花狸猫。四坪的猫不怕人,随着我们一前一后傍脚走,用细细的声音叫着。把从老乡那里买来的新鲜柿果掰开,分一半推到它们跟前,猫细细地嗅,浅浅地用舌头舔着品尝,然后张开小嘴乌拉乌拉地咀嚼着甜蜜的柿核。不一会儿它们又跳到土墙旁萦绕的溪水旁,用小爪子勾起流动的溪水,如此反复。

戏猫赏柿间,听友人讲起四坪这两年的发展,如今村里吸引了不少热爱汉服的年轻笃拥者,尤其每年这个时节柿子一红,这里就成了网红打卡地。可在几年前,四坪还和众多偏远山村一样,人口外迁,老村几近凋零。为了唤醒老村,县乡政府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专业的文创团队,用全新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推波助澜。其中改造包括用古法修缮改造传统民居,用文创理念提升基础建设,建设了雨廊和画室,引水护坡,打造出古风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文旅新四坪。

离开四坪前,重新又走回雨廊,那里的长桌上摆着村民们亲手种的南瓜和晒的柿饼,标好了价格,一旁立着可自助采买的二维码。付款后抱着一堆土产准备上车时,见又有两辆大巴从山下缓缓开来。近千年的四坪经历了岁月烟波浩渺,终于以错落层叠的傍山古厝和晚秋最明红的柿果,迎来了又一新生。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