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厦门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高 “人口引力 ”
2022-12-30 11:02 海峡导报 原创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厦门各大民生部门都办理了哪些民生实事,承诺的民生项目落实得如何,来年还将推出哪些实事清单?

即日起,本报开启《年终问政》专栏,导报记者带着市民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和期盼、建议,走进厦门民生部门,以“问政”报道形式,盘点厦门满满的民生亮点,传递暖暖的民生温度。

  

▲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推出“阿集帮办”服务,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十年人口增长量在全省县区排名第一,常住总人口位居六区之首,青年人口占比近半,厦门集美为何如此“吸引人”?

人口引力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连续两年,集美区营商环境评估总指标在全市六区中排名第一。

创新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便民便企服务举措,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不断增强辖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今天,本报“年终问政”,聚焦“政务服务”,带着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走进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

护航大学生创业就业

问:集美区是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青年人口占比近半。作为百年学村,集美区聚集华侨大学、集美大学、中科院城环所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汇聚了15名院士和逾15万名在校师生。贵局如何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留住人才资源,服务集美发展?

答:今年10月,集美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启了全市首个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

35周岁以下,在集美区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在驿站享受涉及5个单位的65项有关法人和个人办理事项的导办、帮代办等暖心服务,以及9项关于高校毕业生相关扶持政策、银行开户及普惠贷款相关政策的咨询服务。

驿站精编了服务手册,大学生创业就业高频政务事项,手机扫码一目了然。

该驿站由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携手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和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在集美文教区管委会、团区委和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税务局、市医保中心集美管理部、集美公安分局、中国银行集美支行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协助下共同建成,助力集美“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创建,进一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驿站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事项办理进度跟踪等服务,协调解决办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办理事项顺利完成。

作为“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驿站也将联合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与辖区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丰富大学生实践实训内容。

下一步,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还将把政务服务触角向园区和高校延伸,联合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在厦门国贸高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驿站分站,为园区内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线上和线下政策咨询,以及网上业务申报指导、申请材料制备和转送等帮代办服务。

   

▲今年10月,集美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启全市首个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

此外,还将联合辖区高校,发挥高校“党员志愿服务岗”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及网上办事引导,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

创新机制服务台企台青

问:作为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区和省级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贵局在服务台胞台企,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聚势赋能助力两岸青年创业,今年,集美区率先成立了首个全国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顾问团工作室。

该工作室由区税务局联合区委改革办、团区委、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组成,设于区政务服务中心2楼,为集美两岸青年提供“打包式”的创业政策辅导。

顾问团创新“行政赋能”模式,与辖区台湾青创基地和高校代表签订服务协议,推出10项精准帮扶举措,以更主动、精准的服务为两岸青年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创业创新人才可以通过顾问团工作室的在线指导,享受精准直达服务,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生产经营,节省时间抓住创业初期宝贵的发展机遇。

同时,集美区建成全市首个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台胞服务驿站——阿集驿站,聘请3名台胞专员为台胞提供咨询帮办导办服务。

延伸拓展“阿集驿站”功能,建成全省首个区级台胞警务服务站,集成台胞入境后涉及的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等六大事项,实现台胞警务“一站受理”,大幅提升台胞办件的效率。

同时,开通全省首条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集成台港澳同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个人出租房产相关涉税事项、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对外支付备案、参保等高频业务“一窗通办”,提高台港澳同胞办税效率。

创新设立台胞台企银行服务点,每周二下午在“驿站”内为台胞台企提供相关银行金融业务的咨询和办理。

帮办服务精准又高效

问: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贵局在帮办、导办、通办上有哪些创新服务举措?

答:目前,集美区“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9.5%,建成了50个24小时e政务便民服务站。

针对辖区重点工程“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突出问题,集美区行政审批管理局推出了“阿集帮办”服务,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高效、优质、“保姆式”服务。

2022年以来“阿集帮办”主动为前来报件的128个重点项目,跟踪记录255件事项审批情况,介入帮办包括农鑫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德邦快递福建总部&厦门智慧物流产业园等23个重点工程项目,深受企业好评,今年就获企业赠送锦旗3面。

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孤寡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集美区正在建设面向全区特殊人群开放的爱心帮办服务线上平台。建成后孤寡老人或残障人士即可于网上进行预约,社区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将上门为这类人群提供代办服务。

为了更加便民便企,集美区还共计推出50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均已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公布事项清单及办事流程,并在办事大厅公布了办事指南二维码,在取号系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叫号。

通过精细梳理、整合表单、简化材料,将50个“一件事”服务事项形成了“人生事件”和“企业历程”两大服务方向。

人生事件包含“出生、入学、就业失业、军人退役、扶残救助、住房出行、退休养老、身后(殡葬)”8个周期;企业历程包含“企业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员工解聘、不动产登记、职工退休、企业变更、企业注销”8个周期。

此外,集美区还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和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四地签署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签署协议双方居民均可在当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通办事项。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