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6日讯(记者 黄琼芬)为用好世界遗产成果、传承弘扬中华海洋文明,26日,“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相聚一堂,深入研讨中国、泉州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泉州世遗保护典范城市的创建和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建言献策。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泉州的历史以海串接,不仅是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还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开拓者,为世界海洋文明贡献了非凡的智慧和力量。长期以来,泉州市都十分重视海洋文明研究。20世纪初,泉州的学者便开始了不断地搜集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1959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和反映海洋文化历史的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74年轰动世界的泉州湾宋代古船发掘出土,1979年春,在“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讨论会”上发起成立了“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并将《海交史研究》定为会刊,自此,泉州成为中国海洋文明最重要的研究基地,曾连续三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充分显示了我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实力, 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学术活力。
去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泉州市制定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办法等政策法规。今年,泉州集结优秀社科力量出版了《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一书,从世界、中国、泉州三个维度及相互关系深入考察和研究海洋文明。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以此为题更充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与探讨,挖掘泉州海洋文明的丰厚内涵、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泉州市将吸收拓展研讨会的丰硕学术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打造世遗保护典范城市、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