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莆田>本地新闻
标题图
展示非遗魅力!第七届湄洲女发髻技艺展示活动举行
2022-12-17 20:23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2月17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卢德山 文/图)17日下午,第七届湄洲女发髻技艺展示活动在湄洲妈祖祖庙圣旨门广场举行,25对选手现场梳制具有湄洲特色的“妈祖头”,以精湛技艺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加展示活动的选手主要是来自湄洲第一中心小学、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同时也有岛上梳制湄洲女发髻经验丰富的长者。每位选手都配有一名发型模特,在模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头簪、饰花、发卡、发胶等多种器物,选手们自信满满,全神贯注,只为表达对民俗传统的尊崇。经过几十分钟的努力,选手们陆续为模特梳好了湄洲女发髻。

  作为现场唯一的一名男选手,今年11岁的湄洲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泽鑫格外引人注目,学习湄洲女发髻技艺一年多时间的他,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湄洲女发髻的梳制要领和技巧。“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非常开心。”李泽鑫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弘扬妈祖文化出一分力。

  “梳好湄洲女发髻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脑袋后面高高耸起的帆船髻,要梳得好看是需要真功夫的。”湄洲二小带队老师王庆莲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快,湄洲女发髻这种传统的发式逐渐被年轻人疏远。为了让这项非遗技艺能够传承下来,这些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努力,现在不少学生都学会了梳制湄洲女发髻。

  湄洲女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发型和服装上,相传湄洲女发髻为妈祖亲自设计,可用“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来形象概括。 湄洲女头上宛如帆船的发髻叫“帆船头”,也称“妈祖髻”,即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笈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寓意一帆风顺。

  本届湄洲女发髻技艺展示与往届不同的是,新增设了游客报名体验环节,让更多人能深入体验湄洲女发髻的美丽,感受妈祖文化。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洲女发髻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象征。

  “保护和传承传统湄洲女发髻技艺,对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妈祖精神的弘扬具有积极的意义。”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负责人李美显表示,湄洲岛每年都会开展妈祖发髻技艺展示表演活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此项技艺,在充分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魅力的同时,培养更年轻的湄洲女发髻技艺传承人,进一步推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