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厦门
标题图
八闽达人秀街艺 闽南非遗焕新彩
2022-12-17 18:37 新福建 原创

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17日讯(记者 林泽贵/ 文 施辰静 /图)16日, “2022闽南文化非遗周”系列活动、“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暨街头文化艺术达人颁奖仪式活动同时登“鹭”,为厦门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好物齐集,非遗精品焕新彩

香道、茶艺、古香古色的传统技艺、现代“潮”元素十足的小物件……在厦门美术馆,闽南非遗精品缔造出来的文化生活空间让人流连忘返。这是“2022闽南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之“闽南非遗精品联展暨传统文化创新展”,数百件精品展品全面展示厦、漳、泉三地非遗文化,静静地诉说光阴的故事和时代的新篇。

 闽南非遗精品联展暨传统文化创新展上,非遗香道技艺展示区

“2022闽南文化非遗周”系列活动由福建省文游厅、厦门市政府、漳州市政府、泉州市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作为东道主,厦门在本次展览中推出了116件展品,分为传统文化创新展区和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区,全面展示厦门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改革创新。

在传统文化创新展区,疫情期间一炮而红的“牛嘴罩”;壶中盛酒或水,摇晃或倒出时便能发出凤鸟鸣叫的“龙凤鸣翠壶”;巧妙融合故宫元素的“鼓庆团圆茶具”;香道、影雕、石雕、锡雕、漆线雕……透过60余件作品,可以看到闽南千百年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的“大漆漂流兔”,让非遗更年轻、更好玩,也让年轻人透过喜欢的潮玩了解并喜欢上漆艺。

非遗传承人正在展示泉州珠绣制作技艺

泉州、漳州也都带来了“好物”。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永春漆篮、泉州布雕画制作技艺;漳州团带来木版年画、木偶戏服(漳绣)、漳窑、素三彩、八宝印泥、水仙花、片仔癀、贝壳雕、黄金漆画、剪瓷雕等非遗精品,让你实现在厦门逛遍漳泉。

街艺展示,街头达人秀才艺

看皮球、铁圈、帽子等在伞上“跳舞”,赏匠心构思、精细制作的剪纸作品,听惟妙惟肖、极具神韵的高甲戏演出……16日,来自福建9地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街头艺术家们约定厦门中山路,15个节目以行进式展演的方式展示福建街头艺术的绚烂多彩。 

“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暨街头文化艺术达人颁奖仪式活动由福建省文旅厅、厦门市政府主办,福建省艺术馆、厦门市文旅局、厦门市思明区政府承办。

 “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在中山路街头上演

活动同时举办“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达人颁奖仪式。今年来,在省文旅厅组织下,共产生了20个入围奖、10名十佳街头文化艺术达人、5个优秀组织奖。其中,厦门推荐的《Despacito》、杖头木偶《梁祝》、高甲剧《公子游》等3个节目获入围奖;李婧、王智伟获“十佳街头文化艺术达人”称号;厦门市文旅局获颁“优秀组织奖”。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6日-18日,2022厦门市街头文化艺术系列同期上演,在厦门中山路搭建“市民大舞台”, “鹭风情”埙笛专场、思明演出专场、2022厦门市街头文化艺术优秀节目展演等活动也将轮番登场。

非遗市集,欢乐开市添真趣

12月16日至17日,2022年闽南文化非遗周系列活动之“厦漳泉非遗大市集”同步在中山路开,60个具有地域特点的非遗项目,近百个市集摊位进行展示、交流、售卖。

位于中山路的“厦漳泉非遗大市集”上,市民正在体验非遗木偶工艺

来自厦门的30个练摊达人带来了璀璨的厦门珠绣、严谨的福船船帆制作技艺、精致的闽南传统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闽南制香、珠光青瓷等一系列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让市民大饱眼福。现场,还可以看到厦门贡鱿鱼、酱油古法酿造技艺、厦门食醋古法酿造技艺、面线制作、蒜蓉枝等闽南传统美食“生成记”;还有闽南青草药、八宝丹传统制作技艺、六味地黄丸传统制作技艺等闽南的传统医药。

泉州也带来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灯彩(泉州花灯)”、刺桐绣中的的金苍绣、始于古代礼俗的“妆糕人”、南音乐器制作技艺等,还有成珍桔红糕、龙湖肉粕、崇武鱼卷等泉州美食,15个项目尽显古城魅力。

漳州带来的则是漳窑、贝壳雕、剪瓷雕、片仔癀、长泰红曲酒、东美糕、长泰明姜、老菜脯等产品。

此外,现场还会有民间手工艺人,表演“绝活”,非遗木偶工艺、书法篆刻周边、非遗糖画、国风手作,好看好玩,乐趣无穷。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