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福安
标题图
传承见工夫丨带你走进福安坦洋工夫百年红茶
2022-12-12 12:59 福安市文化馆

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其中,咱们福安的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也名列这些项目行列。

都说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历经了百年传承的坦洋名茶,究竟有什么真“功夫”,快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闽东最高的峰峦白云山,挺拔巍峨。在山的南麓,有一小村落。这里就是著名的坦洋工夫茶原产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图片

走进坦洋村,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清代风格民居、茶行、炮楼、廊桥、祠堂,无不诉说、印证着昔日的繁华与荣光。

图片

图片

坦洋村村民世代以茶为生。相传,清咸丰年间,坦洋茶人创建成功工夫红茶,经广州运销西欧,茶商接踵而来并设洋行。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当时欧洲最流行的饮品之一。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海路中断,贸易受阻,坦洋工夫也逐渐走向没落。

图片

尽管几经沉浮,但薪火相传,从未停歇。

图片

图片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其产区分布很广,以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工夫茶,顾名思义,就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坦洋工夫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显、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图片

从小种红茶发展到工夫红茶,坦洋工夫茶的制作技艺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由鲜叶到红茶,需要经十几道繁复的工序。从初制加工到精制筛分,制作技艺形成了“抖、分、捞、选、簸、漂”等六大核心。

图片图片

山清水秀,生态优越的福安,具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茶产业也是福安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图片

2006年,在当地政府和茶人推动下,“坦洋工夫”重新焕发光彩。

1958年创办的农垦国营坦洋茶场,已经变身成为坦洋工夫茶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在这里,茶香中弥漫的是更强烈的文化讯息。非遗传统工艺如何更好地进行活态传承,是新生代茶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1年,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制作技艺上下功夫,非遗保护上下功夫,挖掘茶文化上下功夫,如今,坦洋工夫红茶正重振雄风,助力茶农致富、乡村振兴。当地政府把丰富的自然、文化、社会、科技、产业资源整合起来,打造集茶叶种、产、研、销、文、旅、养于一体的核心区。与此同时,完善坦洋茶谷文旅精品线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有机茶园,创高端品牌,兴茶旅融合。百年坦洋,正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道路上见工夫。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