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2月8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伟 连凌 李蓉)今年1-11月,莆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175.06万吨,同比增长8.66%,提前一个月超去年全年总量。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096.84万吨,内贸货物吞吐量2078.22万吨,均达历史同期最高。
近年来,莆田港进一步融入全省港口发展大局,港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功能逐步拓展,专业化泊位占比、港口运输效率显著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实现迅猛增长。目前,莆田港口吞吐能力已超过6600万吨,与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
莆田大型港口主要集中在湄洲湾,货物种类主要有煤炭、LNG(液化天然气)、铁矿石等。湄洲湾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天然深水良港,拥有东南沿海首个、全国第六个40万吨散货泊位,全省唯一投产的LNG泊位,大型煤炭码头等重要作业区。
莆田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畅通民生物资航运大动脉,海事部门主动作为,优化服务,高效保障40万吨级超大型铁矿石船、LNG船舶、煤炭船等重要船舶高效进出港。开辟重点民生物资运输船舶绿色通道,推行网上申报一网通办、体系审核全国通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船舶证书并联办理等便民举措,推动港口、船舶周转提速。
同时,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为契机,通过船舶交管系统对在港船舶进行远程监控,确保船岸界面作业安全,落实大型船舶与LNG船舶进出港交通流组织服务等安全保障措施。
今年前11个月,共有125艘次20万吨以上船舶安全进出港,其中40万吨级超大型铁矿石船舶16艘次,合计进口煤炭1235.05万吨、LNG279.87万吨、铁矿石1115.2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