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行集团化办学改革,晋安区积极响应、坚决执行,将集团化办学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推动晋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晋安区推行“五个一体化”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现有16个教育集团,涉及145所成员学校,全面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不同学段,集团成员学校数量占区属学校数量的81.5%,惠及中小幼学生近7.9万名,打造晋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省市区一体化,探索“筑巢引凤”与“合作共赢”新路径
为解决现阶段集团化办学缺少名校的先天劣势,晋安区创新探索“省市区一体化”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采用省市区学校“名校+”模式,引进省市优质学校在晋安设立晋安校区;采用加挂省市属优质学校成员校、协作校校牌等方式,双管齐下着力破解新建学校如何快速成长、薄弱学校如何走出困境两个问题。
通过“筑巢引凤”,引进福州三中晋安校区、市教院二附小晋安校区、福幼高专象园分园等10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分校分园落户晋安。
通过“合作共赢”,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妇联、福州实验小学、群众路小学等优质省、市属教育资源合作,落地21个合作办学项目,带动区属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与高校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合作办学,区内3所学校分别加挂“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牌子,实现大中小幼“连贯制”的突破,在思政教育、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家庭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中小幼一体化,坚持“品牌培育”与“卓越之道”相统一
为发挥晋安优质教育资源的“头雁效应”,立足于东二环片区人才聚集区的优势,晋安区通过“品牌培育”,聚焦全省首个“人才主题教育高地”定位,与市委组织部共同打造晋安榕博中学、榕博小学、榕博幼儿园等人才主题学校,成立福州市晋安榕博教育集团,全学段“榕博”教育品牌整装启航,晋安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呼之欲出。
福州市晋安榕博教育集团坚持“品牌培育”与“卓越之道”相统一的集团化办学理念,结合集团核心校与成员校已有的办学成效及特色,丰富“榕博”教育品牌文化价值与内涵,进一步开展“教育品质提升”工作。榕博教育集团共吸引352名博士、硕士人才子女就学,榕博教育品牌项目在2021年度福州人才工作“一县一品”亮晒比学中获创新项目第一名。
福州市晋安榕博幼儿园获评全国“安吉游戏”试验区试点园、全省首批保教改革建设幼儿园、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等荣誉;创新开设“童印”幼儿篆刻特色课程,纳入幼小衔接课程,填补篆刻艺术在学前教育的空白。
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获评福建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福州市文明校园,成为首批市级智慧校园试点校,创造开发的机器人游戏教学在课堂上极大激发学生兴趣。“榕博”品牌教育链,为来榕就业创业人才提供一贯制优质教育服务
初小衔接一体化,试行“九年一贯制”与“五四制”相结合
为破解晋安初中教育的短板,晋安区以教育集团的发展、初小衔接两个问题作为突破口,借助教育集团力量去探索开展初小衔接教育模式,试行“九年一贯制”与“五四制”改革相结合,推动义务教育教育集团办学多点开花、走向深入,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在全市率先试行“五四制”教育模式改革,福州则徐中学王庄校区通过3所对口小学六年级提前到中学过渡的形式,开展初小衔接教育,实施“小初融合教研”、“小初校本资源库建设”等项目,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试点的3所小学毕业班成绩大幅提升,在2022年全市毕业班质量监测考试中位居区属校前列。同时,施行“九年一贯制”教育模式,以探索“初小衔接”教育教学研究为要点,构建“小学+初中”纵向化管理模式,成立福州市则徐中学桂湖校区、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鳝溪校区、福州市象峰学校、福州市象峰学校二部、福州市鼓山新区学校共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多元化、开放性的初小共同育人良好生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一体化,推行“以城带乡”与“以优带潜”相协调
为解决晋安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现状,晋安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行“以城带乡”与“以优带潜”相协调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困局。
当前,根据乡村学校发展需求,选取12所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北峰山区12所学校实行一体化办学,由城区学校校(园)长兼任山区学校法人,统筹安排两校人、财、物,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的全方位管理帮扶,初步建构“以城带乡”的集团化管理机制。
通过“结对子、手拉手”城乡教师帮带方式,试行“共享教师”机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专递课堂开展城乡同步教学教研,深化“以优带潜”的城乡一体化集团化资源流动,统筹城乡教学力量资源,推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所有山区学校辐射。比如,福州七中教育集团成员校北峰中学在七中集团龙头校带动下,去年荣获“福州市中考综合考评连续四年进步奖”。山区宦溪中学在城区鼓山中学带动下,中考成绩连续两年进步,2022年中考成绩升至全区前列,普高上线人数增长18.86%。
公民办一体化,开展“因校制宜”与“资源共享”新探索
为深耕现有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打造“幼教强区”,晋安区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改革,探索通过公办园带分园、民办普惠园的方式,提升幼儿园办学品质,让优质幼教教育资源从单一迈向多元,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
当前,通过“因校制宜”构建集团化管理体系,将优质园所与民办园所、新建园所、山区园所组团联合,成立8大幼教教育集团,确保总园和分园之间既统一协调,又相对独立,既彰显各园所的办学特色,又实现各园互惠互助,共同成长。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部师资流动,集团总园派出执行园长和骨干教师队伍到集团成员幼儿园中,实现教师资源的柔性流动,盘活后备干部和名师资源,解决了人的问题,也解决了钱的问题。
晋安学前教育工作案例作为福建省获教育部表彰的两个“国优”案例之一,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晋安的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不断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为优化教育均衡布局,晋安教育多措并举致力于将学校“建起来”、把学校“办起来”、让学校“强起来”,目前我区实现区属公办中学教育集团化办学、城乡一体化办学、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学“三个100%覆盖”,满足群众对家门口上好学的期望。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集团化办学全面赋能
晋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个更具活力、更高品质、更大格局
的教育图景
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