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21日讯(记者 林泽贵 文/图)19日,以“写自己”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林志良书法艺术汇报展在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正式揭幕,展出两岸知名书法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林志良创作的《金刚经》《心经》《吉祥经》《六祖坛经》《正气歌》等40幅中国经典传承书法作品。个展将持续举办至12月5日。
发下宏愿 做文化自信的践行人
林志良在19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介绍说,本次汇报展的展品是他计划于三年内抄写创作的108部中国经典传承书法系列的首批作品,内容涵盖《道德经》《金刚经》《论语》《茶经》等多部经典历史文献。其中,有一部经多达80万字,抄录完后的作品总长度达到了8000米,而且他在里面甚至用了6种字体来展现中国传统经典。
以手中的巧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林志良一直在追求的梦想。为进一步展现中国书法之美,传递传统文化魅力,他早年就发下宏愿,将抄写108部中国经典传承书法作品。但直到近年,他才觉得自己能真正“放下”,完全静下心来,并从今年开始付诸行动。
“做这么一件事情,就是我人生一个目标。”林志良说,为此,他坚持每天清晨6点开始一直抄写创作到中午12点,天天如此,将自己整个生命投入到对中华文化的一笔一撇一捺抄写创作之中。
林志良称,他要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践行人,这也是他抄写创作中国经典传承书法作品系列的初心。他要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特别让外国人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的书法能够在纸上跳跃,让中国文字变成有灵魂”。
自学成才 在“写自己”中悟“道”
今年68岁的林志良先生与书法相伴已有一甲子年。书法被他誉为“生命中陪伴我最持久的知己”。
受父亲熏陶,林志良先生六岁开始习书法,即使是在逆境之中,也从未放弃过写书法,直至今日仍弄墨苦学,从不歇停。他潜习书法,并不局限于哪门哪派,这让他既博采众长又突破传统,甲金篆隶楷草行,信手拈来皆成字。据说,260字的《心经》,他不看经文,谈笑间款款写去,竟能一字不差!而且,书法上行、草、隶、篆、楷,诸体皆备、堪称全能的他却从未拜师学艺,这一切全靠自学,而字帖就是他的老师。
作为一个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家,林志良的书法作品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刚健秀逸、收放自如;作为一个现代的书法艺术家,林志良的书法作品又融入时代气息,兼有雄浑豪迈、大气磅礴之姿。
本次书法汇报展,林志良将其主题定位于“写自己”,展现其不拘泥于传统书法形式,追求突破创新的创作个性。
在他看来,书法创作从专业上而言大体经历“学人家”“学大家”和“写自己”三个步骤,而最后的“写自己”就是要集众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的东西,“到这时候,书法家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就怎么写”。
林志良在抄经中悟“道”,得“道”。他说,在国学经典抄写创作过程中可以悟出许多人生道理,使自己对家人、对国家一直在“觉悟”之中,他要把这些“觉悟”与大家分享。
对于林志良而言,他最大的愿景希望通过书法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带到世界各地,待所有作品完成之际通过群众的力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他透露说,在108部经典传承书法作品完成之后,计划走出国门,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之美再次走向世界,传递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我们中华民族之伟大。
》》相关新闻
林志良与福建日报集团旗下媒体联手打造“海峡书院”108家分院
2021年,林志良先生2021年发下宏愿,要到海内外108个名山,抄写经典,弘道修行,让自己的人生进入个人静修阶段。
2021年上半年,福建日报集团旗下《海峡导报》创办的“海峡书院”项目获得国台办批准为两岸重点交流项目,同年又被福建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立项支持。书院以“研究研讨、培训培养、创新创作、展示展览、交流交易”为宗旨,力求探索两岸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新路,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吸引海内外名流学者、文化大师、行业翘楚,大力推进中华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普及,培育中华文化英才,增进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共识和同胞情深。
林志良得知海峡书院的任务和使命之后,决定与海峡导报共襄盛举,将其个人的108站抄经修行之旅升华为海峡书院创办108家分院的壮举,与海峡导报一起,共同为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作贡献。
今年6月份,厦门海峡导报发展有限公司与林志良先生创办的厦门莲花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擘画在海内外创办108家海峡书院分院的宏伟蓝图。今年10月份,海峡书院设立武夷分院,把办院理念与武夷山特有的自然、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为擦亮武夷山“双世遗”名片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