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17日讯(通讯员 郑志忠 文/图)11月17日上午,仙游县委书记吴文恩深入仙游文庙、鲤声剧团、李耕国画艺术研究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实地调研文化产业。县领导林志良、林宗储、林宇家一同参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今年以来,仙游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创造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彰显特色文化魅力,擦亮仙游文化标识,广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全县文化事业单位如何提升发展能力和服务质效?吴文恩一直在挂念推动。
来到仙游县博物馆,吴文恩察看了仙游文庙,详细了解文庙的功能布局、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探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与措施 。吴文恩强调,文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要重视文庙基础设施优化,周边适度改造,提升整体环境;要重视文物核心内容提升,加强对非物质遗产收集、整理和分门别类保管,将研究和阐释成果转化为教育功能和公共服务;要注重管理提升,聘请热心文保的退休人员,让文物活起来,扩大文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仙游县鲤声剧团,吴文恩观看莆仙戏《百花亭》折子演出,参观莆仙戏历史陈列馆,与剧团年轻演员和老同志代表进行交流,详细了解鲤声剧团创排演出、人才培养和营运保障情况。
鲤声剧团成立于1952年秋,在剧作家陈仁鉴和郑怀兴的引领下,鲤声剧团创造了两次艺术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吴文恩要求,要优化提升剧团排演场所,体现莆仙戏厚重的文化氛围;要注重培养艺术人才,招聘莆仙戏表演人才不唯学历看天赋,不唯履历看能力,不唯资历看努力,外地艺人可提供住房补贴,鼓励他们在仙游安家乐业;要提供贴心后勤保障,利用庆祝鲤声剧团建团70周年契机,奖掖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优秀表导演艺术家、戏曲音乐家,激发后辈人才传承创新创造活力,提升莆仙戏品牌效应。
在李耕国画艺术研究院,吴文恩了解研究院创作情况,于1959年在仙游创办的李耕国画研究所,其宗旨是继承、发掘、整理国画大师李耕先生的传统国画技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新时代、新意境的作品。吴文恩与仙游画家座谈交流,鼓励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研究院加强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美院联动,加强与李耕故里和乡村创作基地互动,带动当地中国美协会员工作室,普及传统国画知识,传承优秀美术文化,线上与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满足不同审美层次群众需要,最大限度发挥研究院服务群众文化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