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便利南平”,南平市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依托“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开发“免申即享”模块,并将平台功能嵌入“掌上南平”手机APP,着力优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认定(评定)类和部分奖补类政策资金“免申即享”直达企业,资金拨付企业时间从原来数月缩短至不超过5个工作日,实现项目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推进机制高效有力
南平市高度重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建设工作,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效能办),市营商办、市工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数字发展中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办(效能办)牵头抓总,负责统筹推进“免申即享”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免申即享”工作纳入绩效考评,督促工作落实到位;市工信局负责平台开发、建设、完善、运行、维护等工作;市直各有关单位负责动态梳理本领域国家、省级和市级的“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建立工作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兑现拨付资金;各县(市、区)负责统筹推进本辖区“免申即享”工作,建立健全本辖区“免申即享”工作机制,梳理“免申即享”项目清单,及时兑现拨付资金;市营商办将“免申即享”工作列为市纪委开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点题整治”内容,跟踪督促工作进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免申即享”平台已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
覆盖范围逐步拓展
各部门全面梳理现行惠企政策,由各级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相应的评定条件对企业某项工作或成果进行评审、认定,且具有明确奖补标准和审核条件的认定(评定)类惠企政策事项,以及企业上规奖励、用电奖励等企业免申报项目,逐项明确政策依据、政策标准、享受主体、兑现方式等内容,同时设置免申即享税务专区,形成“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在平台公开。截至目前,南平市已梳理两批市、县两级认定(评定)类“免申即享”和部分免申报奖补类政策清单,共计152项“免申即享”项目已在平台端、移动端上线,数量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其中,首批上线的“免申即享”项目22项,涵盖6个市直部门;第二批上线的“免申即享”项目130项,涵盖2个市直部门和10个县(市、区),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向县(市、区)拓展。2023年,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办理事项将从认定类事项逐步向奖补类事项拓展。
办理流程持续优化
对纳入“免申即享”认定(评定)类和部分免申报奖补类政策清单管理的事项,实行“三免一授权”,即免市政府领导签批、免部门局务会研究、免收企业收据,部门授权相关科室直接拨付资金,资金兑现流程从原来的8个环节压缩至4个环节。同时,将功能从平台端延伸至移动端,实现资金拨付兑现与跟踪的全流程管理。业务科室创建免申即享事项后,仅需在平台上传奖补认定文件和包含企业名称、经办人基本信息的事项清单,平台自动给事项清单中的企业联系人发送短信,通知企业上传银行账户信息;企业经办人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即可通过“掌上南平”手机APP直接填报相关信息,实现资金拨付;资金拨付完成后,平台再次发送短信告知企业,实现政策兑现由“跑多门、找多头”向“一网办、一键兑”转变。同时,“免申即享”平台设置自动统计功能,统计最新平台浏览数、认定企业数和拨付资金数,方便企业快速查阅,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资金拨付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实现市级以上认定(评定)类和部分奖补类惠企资金从市直部门直达企业,不必通过县(市、区)财政部门,全程通过平台办理,兑现时限从原来的数月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平台试运行以来,已为15084家次企业拨付“免申即享”奖补资金共计2.6亿元。其中,涉及南平市工信局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奖补资金500万元仅用时2个工作日即完成拨付;涉及南平市科技局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资金14万元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奖补资金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