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鸟类爱好者赵晞在永安市洛溪村一块草地上,突然发现有一只“小个子”鸟儿,像是黑水鸡亚成鸟。当时“小个子”正在背对着他梳理羽毛,不一会儿,就钻进了草丛中。转眼,又从草丛中走出,嘴着叼着食物,将食物在小水沟洗完后,即吞进了肚子,然后再藏身于草丛中。
董鸡。赵晞 摄
“这只鸟儿很像董鸡!”赵晞一阵狂喜,马上把这消息分享给永安市鸟类爱好者。大家随即纷纷赶赴现场寻找“董鸡”,可这鸟儿就像平空消失了一般,任由鸟类爱好者们寻寻觅觅,都不肯露出它的“真面目”。
直到11月5日中午,一名鸟类爱好者在洛溪村的稻田里,偶然又发现了一只穿钻于稻茬间的雌性董鸡幼鸟。董鸡是许多鸟类爱好者追捧的“明星秧鸡”,平时不容易见到。董鸡在《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中有名录记载,但至今永安市都没有它的影像记录。这次监测拍摄,才留下了它宝贵的视频及照片资料。
董鸡。刘永生 摄
董鸡,体长40~43厘米,雄鸟头顶有红色额甲,其后端突起游离呈尖形,全身灰黑色,下体较浅。雌鸟体较小,额甲不突起,上体灰褐色。常栖息于水稻田、池塘、芦苇沼泽、湖边草丛和富有水生植物的浅水渠中。善于涉水行走和游泳,性机警,常单独或成对在晨昏时段活动。分布于国内外,在中国为夏候鸟,除西北地区外均有繁殖记录,但并不易见。主要以种子和绿色植物的嫩枝、水稻为食,也吃蠕虫和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以及蚱蜢等,对农业有益,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罗纹鸭。廖金朋 摄
无独有偶,10月26日和29日清早,在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的鱼塘区,鸟类爱好者也惊喜地发现了二三十只野鸭。其中一口大鱼塘中,有4只野鸭聚集在一起,咋一看,让人误以为是常见的绿翅鸭。但细心的鸟类爱好者拍摄后,感觉其中有3只体型较大,遂请教了资深鸟类识别专家,才得知那3只体型较大的鸟儿,竟是“罗纹鸭”雌鸟!罗纹鸭在《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有名录记载中,同样也没有它的影像记录。这批罗纹鸭的监测拍摄,也是三明市首次拍摄到的罗纹鸭影像记录。
罗纹鸭 罗华兴 摄
罗纹鸭,体长46~54厘米,雄雌异形异色。雄性头部为紫红色,脸部、颈部羽毛具绿色光泽,额部近嘴基处有一很小的白色色块,颌部有一月牙形的横白斑,白斑下部为一条很细的暗绿色颈环,上背及肩部灰白色,下背和腰部暗褐色,胸部密布黑色的波状纹。雌性则以深棕色和黑色为基色,喙黑色,尾羽略长而尖。罗纹鸭常栖息于内陆湖泊、沼泽、河流等平静水面,主要以水藻、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的中部和东部;越冬于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北部,中国东部自河北以南直到海南的大部分省份均可见其越冬种群。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左右,野生鸡鸭新品种纷纷“同框”亮相永安,反映了永安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意识,进一步说明了永安这颗“闽中明珠”其生物多样性正在焕发异彩。截至目前,永安市有影像记录的野生鸟类已达32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