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国庆,随着漫步烟台山火爆开街,有关旧日烟台山风情万种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在提及近代烟台山影像记录与资料梳理过程中,池志海或许是绕不开的一位忠实记录者。
关于池志海
福建福安人,工作生活于福州,2010 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主要关注并记录福州古厝,收集并传播福州旧影,曾出版《旧时山馆:福州烟台山影像志》《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等一系列福州历史街区书籍与手绘地图。
关于福州“烟台山”
福建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省份,其省会城市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口岸之一。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条件,让福州在中国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对外贸易上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历史载体高度集中于今仓山“烟台山”及周边区域——这里是近代西方多个教会在华的传教中心有中国最早创办的一批新式学校,有出口额一度遥居全国首位的茶叶贸易,是洋人在福州的主要居留地,有一大批走出国门打拼创业的华侨同胞。现在,“烟台山”还保留着在这些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遗存。
振庐及公园路、复园路历史建筑群
2022 年 6 月,由青年摄影师池志海拍摄编撰的福州城市主题摄影集《旧时山馆:福州烟台山影像志》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9 月 30 日,该书同名摄影展《福州烟台山影像志》线下展,于烟台山橄榄五大厝郑宅开幕,展期至11 月 30 日。
金秋国庆,随着漫步烟台山火爆开街,有关旧日烟台山风情万种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在提及近代烟台山影像记录与资料梳理过程中,池志海或许是绕不开的一位忠实记录者。
真学书院建筑群(摄于2013年,池志海)
公园路4号内景
公园路4号外景
池志海大学就生活在烟台山脚下的师大美院,对烟台山有了一种难以磨灭的情感,每条老街老巷,都熟悉到刻入骨子里。自 2011 年大学毕业后不久,眼见城市的巨大变迁开始了,他决心全面系统地拍摄记录烟台山。这一拍,就是整整十年。十年后,记载着烟台山风雨变迁的摄影集《旧时山馆》终于面世。
《旧时山馆》取自福州烟台山旧时的领事馆、公馆、会馆和园庐馆舍。内容上打破以往关于烟台山书籍以文为主的阅读模式,采用高质量图片为主、简要的中英文介绍为辅的阅图模式,较为系统地展示烟台山街区、建筑、人物、档案、旧物等。
池志海遴选 10 年来建筑摄影和期间购买来的“烟台山”旧影像、老物件,以 460 个页码,700 余张配图呈现了 135 座重要历史建筑。
以下为《闽声》杂志对作者池志海的专访实录。
程香: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职业和正在做的事。
池志海:我目前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的相关工作,具体说就是包括历史街区的地图绘制、老照片的收集传播、地方文献及文物的收藏展览等,偶尔做一点平面设计。我的大学专业是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方向,所以自己创作的出版物都是由自己设计。
程香:池老师最早拍摄烟台山是什么时间?当时的动机是什么?为何选定烟台山作为拍摄对象?
池志海:大学期间有来到过烟台山,但真正关注烟台山并拍摄是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2011年。辞掉了当时唯一做过的一份设计公司的工作后,想自己做点创作,在2011年5月份去逛烟台山的时候发现这一带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历史建筑,联想起大学期间逛过的鼓浪屿并且买到的鼓浪屿地图,觉得烟台山这个地方也很适合做一个地图,当时烟台山还不算景区,关注度还不高,也没有相关的文创产品,就想说去尝试一下,所以就是为了创作也是记录,就开始关注烟台山这个地方。
程香:后来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长期拍摄记录烟台山?是否有相对系统性地做影像记录?
池志海:长期拍摄烟台山的计划是因为这个地方人文比较深厚,就建筑本身而言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如修缮。于是就每年不断拍摄,直到拍到这个建筑的最佳状态,如石厝教堂,我连续7年拍摄银杏叶变黄的石厝教堂,直到它如今成为网红打卡点后才停止拍摄。
系统性的记录有做过,几乎现存的老建筑都有拍过照片,2013年和2014年烟台山两次征迁工作我也有受邀为烟台山征迁地块的每栋老建筑拍摄征迁前档案照片。
程香:在您最新出版的《福州烟台山影像志》里,我注意到,您不管多年拍摄记录烟台山的变迁沉浮,还投入了不小的精力收藏烟台山相关的主题老照片、老器物,且亲自手绘了部分烟台山地图。可以看得出来,您对烟台山用情至深。烟台山在您的生命旅程里,意味着什么?也请您讲讲收藏烟台山旧照、旧物背后的故事。
池志海:烟台山和我,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但更多的是烟台山成就了我做的事。客观地讲烟台山从较少人关注,到成为热门打卡点,我做的传播工作也是有一定贡献的。而我也因为烟台山有着这么好的历史资源才有了我的一系列创作素材,到后来延展到其他区域的创作,所以,烟台山算是我的一块福地吧。
我开始收集烟台山旧物旧照片的缘起,是从2013年烟台山征迁开始,那时候为仓山区文体局拍摄征迁前的照片,期间就看到住户们搬家时卖掉很多祖传的家具、皮箱、字画、文献、杂件等等,然后买到这些东西的商贩有一部分会组织在仓前路上摆摊销售,当时我买了一点,然而仅仅是一点点而已,征迁工作结束后那段时间就买不到这些东西了,后来就开始转战线上,从国内的旧物销售的网站如孔夫子网、7788网,以及国外的ebay网,开始搜罗和烟台山相关的旧物件,虽然算是很迟才开始收集,但还算有很多收获。
程香:这本书的出版,筹备了多长时间?对您个人与烟台山而言,是否代表着一个阶段的总结和结束?接下来还会着重拍摄哪里呢?还会继续记录烟台山吗?
池志海:这本书从有出书的想法(2012),到出版(2022)正好整整十年。2011年开始拍摄,2022年开始有出画册的想法,2013年以后开始收集烟台山相关的物件及老照片,直到2019年,各方面素材比较多了以后才把书的框架定下来,之后开始排版和完善书的内容,以及文字编写和翻译,也用了两年多时间。期间不断和出版社来回修改,2022年上半年开始联系印刷厂,正式出版印刷。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十年关注烟台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但并没有结束。后续如果有新的内容或者错误,还是会再进行修改和再版。之后我也会持续关注烟台山,如果有新的想法或新的切入点还是会继续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