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报
标题图1
标题图2
标题图3
他是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福州这座故居即将开放!
2022-10-18 17:20 影像福州

石美祥/摄

历经1年多的修缮,陈振龙故居即将开放迎客,福州长乐区鹤上镇将新添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陈振龙是把番薯引进中国的第一人。400多年前,他冒死从菲律宾带回番薯藤,并在国内推广种植,不仅解决了那个时代的粮食危机,还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长乐鹤上镇青桥村 石美祥/摄

涉险带回番薯藤

陈振龙出生于明嘉靖年间,是长乐鹤上镇青桥村人。

他年二十中秀才,后乡试不第,便弃儒经商,随商帮到吕宋岛(今菲律宾)做贸易。

▲陈振龙雕像 石美祥/摄

他发现吕宋岛种植的“朱薯”,可生吃也可熟食,容易种植,想把朱薯引种乡土。

▲陈振龙纪念馆 石美祥/摄

当时吕宋岛正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朱薯也是由西班牙人带到当地种植的,管控十分严格。

几番周折,在1593年春,50岁的陈振龙购买了八尺薯藤,秘密装于竹筒之中,用绳子系于船舷浮在海水上,终于带着这根“救命藤蔓”顺利回到福州。

▲陈振龙故居展馆 石美祥/摄

回国试种解饥荒

陈振龙回国后,恰逢闽中大旱,他便让其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呈报《献薯藤种法禀帖》,建议试种朱薯以解粮荒。

金学曾尽快试验栽种。随即,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后来,朱薯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推广种植,明政府将这种植物,定名为“番薯”。

▲乌山“先薯亭” 徐文宇/摄

清道光十四年(1834),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乌山建“先薯亭”。

▲陈振龙故居展馆 石美祥/摄

占地650平方米的陈振龙故居是一处明代民居,在清代、民国均有重修。

去年,鹤上镇重新对故居进行修缮,同时,通过规划设计,详尽展示陈振龙涉险带回番薯藤,并致力推广种植的传奇经历。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