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喜迎二十大·火红的乡村|莆田澳东村:红色研学游的“活教材”
2022-10-07 12:29 闽声文化

★红色情★

图片

前言|

百年峥嵘,记载着信念之坚,激荡着英雄之气。红色,是浴血拼搏的颜色,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颜色,更是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曲折历程和奋斗精神的颜色。我国大部分红色资源如革命活动场所、革命遗址、红色历史人物的家乡等,都分布在农村地区。

福建省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影响深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彭德怀、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福建留下光辉的足迹。一条条闪耀红色光辉的线路,织就了八闽大地上的“红色版图”。

火红的乡村,火红的血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精选多个有故事的福建红色乡村,开启一场初心如磐逐梦行,感受火红乡村的红火日子。  

澳东村

澳东村位于莆田涵江区白沙镇南部,地处交通要道,历史地理位置独特。1930年8月,莆田总行委在澳柄宫把莆田各地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并设团部在此,于几米外的澳柄桥设立哨卡。

图片

澳东村红军207团旧址、古桥全貌

8月,莆田涵江区白沙镇的革命老区澳东村游人如织,在云蒸雾绕中,瞻仰闽中革命旧址,感受被青山绿水环绕的乡村田园风光,好不惬意。

走进澳东村,沿途路灯上均点缀着一颗颗印有党徽的“红心”,原本残次不齐的裸墙被画上了红军战斗的历史画面,在澳柄宫革命旧址入口处,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阳光耀世澳山毓秀昭梓里”,下联“星火燎原圣地钟灵惠闽中”……无不展示着澳东村特有的“红色”印记。

澳东村位于莆田涵江区白沙镇南部,地处交通要道,历史地理位置独特。1930年8月,莆田总行委在澳柄宫把莆田各地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并设团部在此,于几米外的澳柄桥设立哨卡。红军第23军第207团成立后,先后在澳柄后埔、邦溪、东坑、黄龙、宴井等地,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扩大了革命影响力。

207团红军旧址

图片

图片

澳东村207团红军旧址及陈列馆内部

为缅怀革命先烈,澳东村经各方共同努力在澳柄宫革命旧址后方修建了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闽中第一枪”五个苍劲有力的字镌刻在陈列馆入口处,馆内有大量关于红军第207团暨莆田澳柄革命斗争史的图文介绍,以及革命先辈奋勇前进开辟道路的英勇事迹。馆内目前还收有红军207团军旗、游击队队旗、枪炮、军号、大刀等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缅怀。

刚刚入选“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澳东村,迎来一群小朋友的探访,他们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207团驻地的系列旧址,聆听红色宣讲员讲述感人的红军故事。

作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莆田市党史研究教育基地及涵江区入党誓词展馆的澳东村,近些年来,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着力打造党史教育的“红色阵地”,让红色资源成为“活教材”的同时,也成为红色研学游地图上的重要基地。

据澳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新华介绍,每个月该村都会迎来很多像这样的单位团建或是学校研学的队伍。村里和旅游公司合作打造了“重走红军路研学活动”,将红色资源转化成具有实用性的体验路线,寓教于游。引导广大游客进一步学党史、知党情、感恩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绿水青山

图片

文化长廊

图片

油菜花田

除了拥有红色资源外,澳柄桥、驿栈、驿道等古色资源同样突出。2017年起,澳柄村对部分古驿道进行修复,搭建了文化长廊,对驿道进行修旧如旧,为古色添新貌,让澳东景色更迷人。

绿树环抱,小桥流水,白鹭齐飞。藏在白沙镇瑞云山里的澳东村还保留着古早的模样,清澈的东泉溪就流经中国工农红军207团驻地旧址的澳柄宫。

“村里喝的水都是山泉水,水质非常好,泡出来的茶也特别香。”古时的茶马道早已没了喧嚣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红色文化长廊和绿意盎然的石径小路。

“绿色”和“古色”是澳东村的代名词。据许新华介绍,澳东村正在和村民洽谈发展生态旅游,并邀请莆田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共同规划澳东村旅游发展方案,打造集红色、绿色、古色为一体的旅游康养胜地。

疫情之下,出不了远门,约上三两好友前往城郊旷地进行户外露营成为当下最火的潮流。而即将规划的生态旅游方案也为澳东村民提供了做民宿和露营业务的好机会。

总之,千年前的景致经岁月洗礼后愈显古朴,有别于城市的簇新喧嚣,宁静悠远的古村风景也将对游客吸引力越来越大。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