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闽东建筑上的“福”
2022-09-29 17:56 闽声文化

image.png

福建,有福且多福。

这一点,光看地名,就让人很服气!

唐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设置福建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个字,历史上便有了“福建”。

甲骨文时期,就有了福这个字。福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

福,代表着一切美好的事和物。

不可或缺的元素

其中,“福”,在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中是最为常见的用字,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闽东的古建筑中,无论民居建筑还是宫庙建筑,常有“福”文化的身影。“福”文化表现形式各式各样,特别是大厅或者大门正对的照壁上,往往都是“福”。

门扇木雕蝙蝠状的花纹

传闻,周宁咸村和蕉城洪口一带照壁上的“福”字都是出自一位清末宁德书法家之手。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宁德县十九都莒洲有一岁贡生彭广澍,因写得一手好字,在莒洲、咸村一带广为闻名。乡中有财主,新建宅邸。房子落成之日,财主热情宴请亲友和彭广澍,重金求“福”字。在酒足饭饱之后,微醺的彭广澍挥笔在院中照壁写下大大的福字。众人不禁拍手称好,纷纷向彭广澍求福字。

对福气的期盼

闽东建筑上的“福”又何止如此简单呢?“福”不单是福字本体,还有不同的形态。

最显而易见的是祝福语中常说“五福临门”,古人把五福临门形象化,在迎门或者大厅正对照壁上,四角处或绘画、或泥塑四只展翅的蝙蝠,中间则是一个“福”,四“蝠”加“福”便是“五福”。

福字照壁

五福临门彩绘

“福”形态有很多,而且还玩起谐音梗。那些门簪、匾额上的“福”字,或浮雕凸显,或漆金大字,无不招摇。但像是隐藏在匾托、灯托、藻井彩绘、窗格窗雕、门额砖雕、叩门铺首、出水口间异化“福”字、蝙蝠、蝴蝶、宝葫芦,蝙蝠,则很难让人一眼就能辨认。

“蝠”谐音“福”,建筑中最常用“福”的形象之一。宝葫芦形象,谐音“福禄”;蝴蝶形象,谐音“福”等。也有一些则是以龙凤、祥云等众多寓意美好的形象纹饰化作“福”字。

在闽东建筑中的“福”是无处不在,以不同样子呈现,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缺少一双发现它的眼睛。

闽东建筑里的“福”,代表着“福气”“长寿”“健康”“发财”“品德高尚”“家宅安宁”等。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期盼福气的到来。这种生活观念、价值观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

公园中、广场上的“福”

走过古今更迭的“福”建筑,寓意吉祥美好的“福”文化,镶嵌于旖旎风光,流淌于山水人文,成为宁德不少公园中、广场上的一道别致风景。

image.png

霞浦县“福宁府印”,该福字位于霞浦县福宁文化公园。

图片

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百福广场“福字”。

图片

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百福广场“福字”。

图片

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文化广场外墙“福”字。

图片

柘荣县东狮山天福公园景观石“福”字。

图片

福安溪北洋五福公园。

图片

福安廉村桂香园福字石碑。

图片

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公园“东西南北永多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