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标题图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员魏太云:“虫口夺粮” 守护国人“饭碗”
2022-09-19 19:27 新福建

“虫口夺粮” 守护国人“饭碗”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员魏太云扎根农田25年,研究成果推动国际植物病毒与媒介昆虫互作领域的发展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会面临多种病虫害的危害,若感染了水稻病毒病,不仅无药可治,严重还会影响水稻生产,导致颗粒无收。

水稻病毒病在我国普遍发生,素有“水稻癌症”之称,大多由昆虫稻飞虱和叶蝉传播。可否找到一种办法,为稻种筑起 “防护墙”,不受水稻病毒病的侵害?稻农千百年来的这个梦想,终于在福建科学家的努力下有了新进展。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员魏太云扎根农田25年,瞄准媒介昆虫传播水稻病毒机制这个世界性难题,以病害防控为目标,揭示水稻病毒的传播致灾机制,开拓了植物病毒学研究新领域,誓从“虫口”夺“粮”。

把虫子当“宝贝” 数次实验揭开病毒传播奥秘

今年47岁的魏太云出生于福建福清一处小村庄,1997年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魏太云来到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攻读植物病理学硕士与博士,并追随谢联辉院士为导师,专攻水稻病毒病研究。然而,准备开工大干一场时,令魏太云没想到的是:“刚到实验室报到,我的师兄就叫我去养虫,但我不是来研究水稻病毒病的么?”虽然他百思不得其解,但仍按着师兄的指示,当起了“虫妈妈”。

一边养着虫,一边学习植物病理学知识,一段时间后,魏太云发现,虽然大家都知道昆虫媒介可以传播水稻病病毒,但具体是怎么传播、为什么可以传播,很少有人去研究。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意识到,要想在病害防控上有所突破,必须知道病毒是怎么通过昆虫进入水稻的,那么首先,我们得对昆虫足够了解。”为此,魏太云几乎是扎在了虫堆里,别人眼里避而不及的虫子,在他这,却都是可以帮他揭秘水稻病毒病传播机制的“宝贝”。

他在显微镜下对养成的昆虫一遍遍地进行剖析,熟悉组织和器官分布,做好抗体标记,并应用微针注射系统,将病毒通过腹部注入到昆虫体内,一遍遍地重复实验,终于发现病毒是如何进入肠道,再通过血淋巴、唾液腺,最后释放到体外。同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传播水稻病毒的3种稻飞虱的细胞系。借助这些体系,初步回答了“昆虫为什么可以传播水稻病毒、怎么传播水稻病毒”等水稻病毒病成灾的基础科学问题,推动科学发展。

探索生态防控 学会和昆虫“做朋友”

“我们做农业生产研究,一定要从生产上介入,符合生产上传毒的过程。”魏太云说,虽然注射和标记等方法有些‘笨’,但这些模拟田间昆虫传毒的方式,却是十分管用,为预测水稻病毒的流行、探索抑制水稻病毒的传播生态防控策略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随着对昆虫研究的深入,魏太云发现,自己就像和传播水稻病毒的媒介昆虫叶蝉、稻飞虱成了“好朋友”。他说,昆虫作为大自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味地想要杀死害虫、彻底消灭病毒病是不可能的。他的研究方向也因此逐渐聚焦水稻病毒与媒介昆虫“和平共处”机制上来,探究昆虫抗病毒免疫途径是如何抵御水稻病毒传播的,制定针对阻断昆虫自然传毒过程的最优生态防控策略,而不是一味使用农药来杀虫。

在聚焦科研方向的同时,魏太云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也不断地向农民灌输水稻病毒病害生态防控的新理念。为此,在云霄等地,他的团队还进行了“示范田”试验,通过直观的试验结果,帮助农民理解生态防控的方法,带领大家正确看待昆虫的存在,学会和昆虫“做朋友”。

“农民们往往见‘虫’色变,发现有虫子出没,就慌就打药。”魏太云说,其实,若是昆虫带毒率较低,少量分布于农田中,完全可以予以保留,这样既符合大自然平衡的要求,也有利于保证生物链的完整性。当然,若是昆虫带毒率较高,就需进行适当清除。

把科研当爱好 带领团队不断向前

和不断探索科研未知领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太云数十年不变的“追剧”喜好。“我最喜欢周星驰的喜剧。”魏太云说,由于对剧情过于熟悉,他常常将周星驰的电影作为工作时的背景音,帮助他进入“沉浸式”写论文状态。

“而潜心钻研二十五年后,我发现,我最爱做的事,还是科研。”魏太云说,在不断深入研究过程中,他常常会感到自己的成果是多么微不足道,就会更想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他也常常回忆导师谢联辉的教诲——“敬业乐群,达士通人”,专心科研,与学生融洽相处。

“跟着我做科研,是一件很苦的事。”魏太云笑称,在他们团队的研究领域里,有好多难题都是“世界性”的,失败是家常便饭。“比如说,我们要从水稻里收集虫卵,制备昆虫原代培养细胞,学生一天都得盯着解剖镜,要收集非常多的虫卵,有些人就不适应了,而且经常失败,一失败就是两年,一直没有结果。”魏太云通过带头实验、耐心劝导,鼓励学生不要轻易放弃。

今年5月,魏太云获评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目前,他已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等。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但在魏太云看来:“只有不停奔跑,才有资格在原地踏步,才能不留下太多遗憾”。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