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2022年9月刊 (总第97期)
独家阅读
他国播香,人间存情
——中国茶叶科技专家援外纪实
茶,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作物。在长达数千年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中国人凭借过人的智慧、精湛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成就了茶的“花花世界”。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不仅向世界输出茶这一健康之饮,还无私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输出茶业人才与技术。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闽茶辉煌20人谈 ——
苏峰:推进科技转化赋能闽茶产业
全国茶叶看福建,无论是茶科技创新、茶产品开发、茶生产经营理念,还是茶文化的传承、茶消费的引领等各方面,福建以高科技牵动产业链不断延伸拉长,甚至在聚合裂变。为何闽茶在历史上高光不止?科技创新在茶产业中有哪些实践成果?如何依靠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闽茶的市场竞争力?对话苏峰教授,为大家一一“解锁”。
习茶
福州茉莉花茶:窨得茉莉无上味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福州已有大规模茶作坊生产茉莉花茶。当时福州的长乐帮茶号“生成”“大生福”“李祥春”等窨制茉莉花茶远销华北,特别是津、京地区。
当时,北京涌现出不少茶庄,如前门大街由福州人开设的“庆林春”茶庄、东四北大街由安徽人开的“吴裕泰”茶庄、天津“正兴德”等茶庄,都经营福州茉莉花茶。有老顾客说,“吴裕泰”、“正兴德”、“张一元”等老字号茶庄所卖的茉莉花茶“京味”十足。所谓“京味”指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特有的“韵味”。
记忆,是阵阵茉莉香
今年福州的夏天,比以往都要漫长而艰难。但,最苦的伏天,却是窨制花茶的好时节。茉莉盛放,花香浓郁丰盈。
花为魂,茶为骨。茶引花香,花增茶味,彼此交融。花香茶味的交织,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夏天味道,也是我对长夏里新茶的唯一期待。
幽赏
A Magical Tea :
一杯“返常”的茶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夏未央,秋生至。草木与人世,在繁华都市里也可以续写着一期一会。
楼宇森林中,有一侘寂风茶空间,质朴而静谧。忙里偷闲的闲情逸致,尽可在A Magical Tea里安心释放。
被茶治愈的时光
在喝茶的时间里,学会了收敛与克制。一边喝着茶,一边回想着过往被茶治愈的时光,不由得在心中感慨,有茶的日子,总是让人感觉,未来可期。
物语
印章雅玩:打开中式生活的新方式
长久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书家都极其注重印章。印章虽小,实则大雅。自唐伊始,印章便成为文人看重的把玩之件,它是表明身份的签名,亦是书画作品的点缀。
西湖畔,拜访自由艺术家孙清,听茶,赏石,得闲散雅趣。一方素章,一份意蕴隽永的篆刻,是我们打开中式生活的新方式。
将进茶
喝茶,也能防晒?
过了立秋,夏天已近尾声。可是,“秋老虎”依然凶猛,阳光还是很毒辣,防晒必不可少。除防晒霜、防晒衣、遮阳帽等神器外,不妨随身带瓶茶。不只是解渴防暑,也许它还能更好地保护你的肌肤少受毒日的侵害。
七碗流风
专栏
蔡荣章/专精喝茶与生活喝茶
陈荣冰/红紫芽叶茶树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
许玉莲/茶道本质的三个审美观念
周重林/世上并没有红茶树,但真的有红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