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厦门
标题图
两岸投资重要平台!台企布局寻找落地发展机会
2022-09-13 19:39 投资厦门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圆满结束。“很多台商都带着项目来到投洽会寻找合作,了解国际最新的投资热点,这也是两岸经贸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国科创新研究院院长、在厦台商李岳龙说道。在投洽会期间,他参加了陕西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并与两岸嘉宾分享在大陆的发展故事与机遇。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台湾地区累计在大陆设立企业12.6万个,实际使用台资达747亿美元。如今,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投洽会逐渐成为两岸企业投资对接的重要平台,助力台资项目更好地落地大陆,也助推了两岸技术理念不断融合、创新。

新机遇
惠台措施逐步落实

第十六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投洽会期间举办,两岸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齐聚,共话两岸经贸热点,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为台商台企带来新机遇。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得益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各领域建设突飞猛进,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为台企台商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在两岸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诸多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经济战略不断推进,‘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等惠台利民措施逐步落实,这些都为台企抓住发展机遇、融入发展新格局、拓展大陆内销市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增强了台商台企在大陆持续发展的信心。” 李政宏说,全国台企联将积极协助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引领广大台商始终跟上大陆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实现互利共赢。

图片

旺旺集团中国事业大陆总部

旺旺集团首席代表林天良通过视频表示,旺旺集团可以说是大陆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与受益者。“旺旺集团的食品部门前年与去年的营收屡创新高。目前,集团食品部门的市值超过了570亿元人民币。”林天良说,“为了感恩这一片投资热土,我们一直乐于与各界共享成长果实。2008年至今,旺旺集团食品部门就已经累积缴纳了税收超过人民币三百亿元,并且创造了五亿多个工作岗位,也带动了周边关联企业的成长,大力扶植本地的供应商。此外,集团也践行各项公益事业活动,疫情发生以来,集团已捐赠超过3.5亿元人民币的物资,协助各地方抗疫等。”

林天良认为,时下大陆正积极推动外销转内销的政策,这是一项灵活的活水政策,对于过去以外销为主的大陆台商是最好的良方,台商可顺势转型升级。“大陆需要台商投资,台商也需要大陆市场,两岸此时更应该加强合作,深化交流。”

同时,他还表示,青年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两岸青年融合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大陆发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等。“我希望台湾的年轻人能经常到大陆走走、看看,可以与大陆企业家、青年朋友们深入交流,寻找出更多的投资机会。”林天良说道。

新亮点

台企当数字化领路人

数字化正成为工业4.0时代制造业竞争的新赛道,在这一赛道,两岸企业的理念深度交汇融合,正联手打好“国际牌”。投洽会上,友达光电投资的友达智汇智能制造(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达智汇”)分享了友达光电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化”经验。

图片
友达智汇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服务。海西晨报记者 陈翠仙 摄

2005年登陆建厂的台企友达光电,事业布局在两岸和新加坡。深耕大陆工业制造多年后,发现了工业企业智能升级的刚需,子公司友达智汇应运而生,专门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服务,协助进行生产线改造。友达智汇总经理申永刚说:“友达光电近年来在工业智能化升级中取得了不少经验,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总结和成果的分享,帮助上下游企业在‘智慧’转型之路上更好地降本增效,发挥行业龙头的社会责任。”

展位上,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工位、AI工业应用的“三板斧”。其中命名为“Smart  Camera”的智眸AI视觉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流水线工人在生产环节中的错误操作。“如果操作的员工漏掉了某些步骤或者环节,我们的AI平台都能监测到,提醒工作人员。”申永刚说,利用人工智慧可以在改善产品良率的同时,解放人工繁琐的工作。展位上的智讯助手也吸引了众多客商的注意。“这个产品可以帮助企业缩短一线员工的培训周期,以在友达工厂的培训经验来看,这一产品可以缩短50%的培训时间,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图片

申永刚表示,智能工厂基于工业4.0体系涉及的解决方案,融合了生产布局、自动化设计、智能仓储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等多方面。除了看得到的技术部分以外,还包括企业的管理体系等。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建设智能工厂的投入巨大,想要步入智能工厂时代,就必须有“领路人”。“我们将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整合成小型的工具平台,可减少企业在建设智能工厂时走弯路。”申永刚说,友达智汇作为“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签约服务商,已为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的5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新项目

借投洽会打知名度

本届投洽会,众多产业园、投资机构等考察招商项目,欲引进好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各行各业的台商也紧抓机会,借着投洽会的平台进行项目路演,吸引投资者的青睐。

 “我们把研发的环保农地膜免费送给大家使用。”在台商协会专场对接暨青岛招商推介活动中,从事农业领域的台商林啓进侃侃而谈,积极推广他们研发的环保农地膜。用林啓进的话说,他们的保护地膜是“活的”。“我们的农地保护膜最大的特色是全降解。105天的时间,它就会从地表消失。我们采用秸秆作为原材料,再加上生物菌制作成地膜,完全降解后,原本的地膜就变成了有机肥。”林啓进说,大陆地域十分广阔,气候各异,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调整成分与菌种等,改造成符合当地情况的产品。

图片

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

2017年,林啓进就将这一产品带到大陆来,不仅在同安有农场使用相关产品,也推广到山东、云南等省份。“我们希望通过赠送地膜的方式提高产品的知晓度,同时又能够为地膜的升级收集相关数据。我们也希望能借助投洽会的平台,打出产品的知名度,也与同行共同探讨发展的前景。”林啓进说道。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