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处暑 | 暑止而寒生,饮茶戒寒凉
2022-08-23 15:53 茶道CN

处暑

通常为每年8月23、24日前后

“处”有散、终止之意

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秋天也悄悄来临了~

图片

秋天,虽然有些萧瑟,但却是爱茶人郊游品茶的舒适季节,不信你看古人写的茶诗就知道了。

据统计,我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茶写下了两万多首的茶诗、茶词和茶曲,咏之不尽,赋之不绝,一句话来说就是:“诗茶之道,至善至美,不臻者,思之思之!”

古人喝茶有N多个场景,中国作为一个饮食文化深厚的国度,加上中秋节即将来临来了,有一个重要场景,那就是吃月饼时候,此处应该有茶叶……

喝茶,是打开秋天美好生活的方式之一,那么处暑和节气之后,应该怎么养生?喝什么茶呢?

图片

处暑三候

“处”,含有潜伏、躲藏、终止的意思。《群芳谱》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季候行经处暑,夏天,就把自己给藏起来了。

处暑节气仅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此刻,正好让一颗心静下来,从一片秋叶中,悟一场秋的玄机。

图片

一候丨鹰乃祭鸟(8月23日-8月27日)

老鹰感知秋日肃气,开始狩猎。猎获之物要陈列为祭, 古人称为“义举”。

二候丨天地始肃(8月28日-9月2日)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

三候丨禾乃登(9月3日-9月7日)

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处暑养生

中医认为,处暑占有"暑"和"燥"两种外邪。所以,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收敛阴气;早起可以舒展阳气。

处暑属于长夏,这个季节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虽然已经立秋,但是此时不宜"贴秋膘"。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因为这个季节仍有暑气,脾胃功能较弱,过食辛辣、油腻容易造成食积。

图片

所以处暑时节的饮食应该"少辛多酸",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如水果:梨、葡萄;蔬菜:百合、菠菜、莲藕、银耳;禽类:鸭子、鸭蛋;粮食:粳米、薏米、红小豆;药材:西洋参;饮品:水、牛奶;等等。

处暑饮茶

秋天阴气增,阳气减,易发秋乏之症。维持心性平稳,调养情志,方保生机元气,陆游诗云:四时具可喜,最好新秋时。秋日闲暇,小别书斋,访古探幽,赏花吃茶,正是此间快事。

处暑之后,天气开始由热转凉。饮茶习惯也应随着节气的转变而调整。夏季清热解暑的凉茶已不太适合此时的身体所需,此时应以“养”为主,至于饮茶方面,建议以乌龙茶、普洱茶(熟茶)、红茶为佳。

图片

乌龙茶

乌龙茶的性味介于红茶、绿茶之间,不寒不热,口感更是“醇、滑、清、爽”,秋季饮用乌龙茶,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缓解秋燥。

图片

普洱茶(熟茶)

普洱熟茶经过时间陈化,香气深沉而纯净,入口甘甜,滋味醇厚绵柔,香味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适合日常饮用。

图片

红茶

红茶是经发酵烘制而成,其性温味醇,对于入秋后极易受伤的脾胃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需注意,换季期间气候变化大,最好避免喝冷饮,因为入秋时是健脾的好时机,而冷饮伤脾胃,所以在此季节,每日为自己泡上一杯热茶,暖心更暖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