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闽声文化“了解福建故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虽然很多青年人已不再集邮,但是精美且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邮票被誉为“微型艺术品”,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精湛的印制工艺,给人以美的享受。
邮票艺术形式表现的美丽福建,你留意过吗?
如用水彩画描绘的武夷山、鼓浪屿,用国画表现的金湖;更有那些独具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包括寿山石雕、漳州木版年画、畲族舞蹈、海上女神妈祖、德化窑瓷器。同时,在这些作品背后,凝聚着不少艺术家的心血。
晋江安海镇
今年5月,《中国古镇(四)》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晋江安海镇安平桥景区举行。
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其中一枚邮票图案名称为福建晋江安海镇。
古镇安海得以圆梦,成功登上“国家名片”,这是对古镇安海的一种肯定、一种荣誉,激发“安平古镇、海丝名城”的文化自信,也激发广大市民、海外华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福建土楼
同样是今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福建土楼》邮票。这套邮票一套4枚,面值都是1.2元,发行量710万套。
同时,还发行了95万张小版票,设计风格很有当地特色。
这次中国邮政发行的《福建土楼》邮票,采用胶雕套印的印刷手法,可谓是将福建土楼的风貌还原到了极致。
有振成楼、二宜楼、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等极具代表性土楼颜值很高,胶雕套印的手法,将土楼的纹理都表现得相当清晰。
邮票还带有荧光效果。
清源山
中国邮政于2015年发行的《清源山》特种邮票1套3枚,内容分别为天湖、祈风石刻、老君岩。全套邮票面值为3.20元。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北郊,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
清源山天湖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山石树林间展现自然之美;祈风石刻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老君岩,高5.63米,为我国现存最大的老君石雕像。
该套邮票画面结合青绿山水的技法和彩墨山水的特点,表现了清源山山清水秀的地理特征。
邮票画面皴染结合,熔传统性、现代性与装饰性于一炉,艺术效果别具一格。邮票设计者是郭华卫。
金湖
2007年,中国邮政发行2007-24金湖大版票邮票一套2枚,全套面值2.40元,由著名邮票设计家杨文清设计。
图案为“金湖-大赤壁”和“金湖-猫儿山”。
鼓浪屿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鼓浪屿》特种邮票。邮票全套3枚,分别描绘了鼓浪屿八卦楼、日光岩、菽庄花园的景色。
武夷山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武夷山》特种邮票。
《武夷山》邮票全套4枚,前两枚描绘了武夷山风景区玉女峰、九曲溪的风采;后两枚描绘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挂墩、草甸的风貌。
福建邵武和平镇
2013,为展现中国古镇的悠久历史和风貌及配合中国旅游日宣传,中国邮政发行了2013-12《中国古镇(一)》特种邮票一套 8 枚。
“福建邵武和平镇”邮票画面描绘了和平镇红灯笼高挂的“大夫第”及古民居建筑群。
一个戴着头盔、骑着摩托车的青年男子,行走在两旁建筑林立的街道上,他依次路过宝塔、书院、祠堂等建筑,非常具有生活气息。
德化窑瓷器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是2012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一套 4 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白釉夔龙纹双耳三足鼎 、白釉象耳弦纹尊、白釉观音坐像、白釉达摩立像,设计者是谷玉宝。
漳州木版年画
2009年发行《漳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1套4枚,设计者王虎鸣。此套邮票共有四枚和一张小全张,内容分别寓意着避邪、发财、送子和世俗生活等方面,式样美观、构图大方、风格古朴,地方特色浓郁。
寿山石雕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石质脂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收藏及雕刻之佳品。
1997年,为展现寿山石雕艺术的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寿山石雕》特种邮票。
图案分别选用了寿山石雕工艺师雕刻的《田黄秋韵(情满西厢)》《犀牛沐日》《含香蕴玉(花果累累)》《三仙醉石》。
妈祖
1992年,为了宣传和研究妈祖文化,《妈祖》特种邮票诞生。图案是湄洲的妈祖石雕像。
把妈祖搬上邮票,使之成为海峡两岸人民互相沟通交流的重要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设计者万维生采用略带仰视角度的大半身妈祖石雕像,双目注视前方,显得庄严大度,既有阳刚之气,又富有慈样仁和的母爱情感。
畲族舞蹈
1963年,为反映中国民间舞蹈的繁荣景象,邮电部发行《中国民间舞蹈(第三组)》特种邮票全套6枚。这组邮票反映了六个民族极具诗情画意的舞蹈形式。
其中,“畲族婚礼舞”,这是畲族婚礼仪式上常跳的一种舞蹈。舞姿优美,寓意深刻,烘托出婚礼的喜庆气氛。
邮票,让我们从方寸世界看福建,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关于福建的题材走上“国家名片”,随信封飘向五洲四海,成为向世界展示和推介八闽风采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