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首期“领航青春·筑梦成长”北大、人大研究生学习经验分享会在周宁县举办。
本期邀请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白鹤菲作为主讲人,为周宁学子们带来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主题的学习经验分享与交流,发挥高校学子青春才干,帮助周宁学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求学心路历程
活动伊始,白鹤菲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中学到博士期间的心路历程,希望通过自身的求学经历来鼓舞、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高中期间,白鹤菲被身边优秀同学们热情饱满的学习劲头所打动,于是改变了此前迷茫无措的状态,开始向着明确目标而努力,最终如愿考上北京邮电大学。对此,白鹤菲表示:“在这种努力向上的氛围中,我明白了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无关家长,无关他人。唯有找到自身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
本科期间,白鹤菲曾为出国留学作了不少准备,早早准备好了语言考试和相关的国际项目实习。但静下心来,她开始认真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规划,认为出国留学并非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我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而是通过在大学获得的能力提升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从而更接近自己想要达到的人生状态。”
在抉择之际,白鹤菲自愿放弃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重新开始准备国内高校的考研,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凭借研究生期间亮眼的学术成绩,她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北师大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得以提前毕业,并顺利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
主讲人白鹤菲在讲述求学经历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通过回顾漫漫求学路,白鹤菲勉励在场同学们,“只要努力,就会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你已到达了比预想中更远的地方。”
学习经验分享
在回顾了求学期间的心路历程后,白鹤菲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经验,为大家从微观层面进行了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首先,在做题刷题方面,要独立思考,有所目标,勤于并善于总结分析,同时避免为了攻破“压轴题”而陷入偏、怪、难的陷阱。
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还是复习、做题,都应该“抓典型”,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标;对于错题要有所积累,但错题本身不是重点,而应在总结分析中实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此外,部分同学可能希望通过刷一些偏题怪题来提高压轴题的得分机会,但白鹤菲对此建议:“《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因此大家还是尽可能将精力放在正常题型上。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在时间管理方面,要劳逸结合、学会“舍弃”,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合理安排时间。
“每人每天都有24小时,如何在同样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实现高效高质的学习,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白鹤菲对此认为,拥有良好的身体是支撑高强度学习的基础,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规律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而在安排时间时,应当有所侧重,对于自身相对较弱的学科要有所“偏爱”;最后,还应让学习内容和时间特点相契合,如阅读、理解、背诵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内容可以选择在精力旺盛的早晨和上午来进行,而做题等长时间沉浸式的内容可选择在容易疲惫、注意力下降的下午来进行。
认真聆听经验分享的现场学生与家长们
此外,白鹤菲建议大家在日常的学习与复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取他人之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每个人的差异性所在,按照自己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学习中保持一个忙而不乱、活跃而不浮躁的积极状态。
同学们在认真记录笔记
最后,白鹤菲结合大家在如何保持专注、低落时如何调整心态等方面的问题作了细致回答,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们解疑答惑。
会后,周宁十中学生陈晨表示:“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学姐今天的经验分享给了我很多启发。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我会将其与自己的学习特点相结合,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作为家长,我今天收获颇丰,白老师的求学经历以及学习经验让我了解到,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方面我们家长也是需要予以关怀与支持的。”
活动简介
“领航青春·筑梦成长”北大、人大研究生学习经验分享会面向广大周宁学子,通过定期邀请北大、人大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充分深化校地合作,发挥高校学子青春才干,为广大周宁学子提供学习经验与未来发展规划的交流平台。
本活动由共青团周宁县委、周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碧桂园珑悦官邸承办。
听完本场讲座
是否还有些意犹未尽呢?
小编还会持续发布
系列讲座的线下活动预告与线上直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