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福乡福镇看福建”柘荣篇 | 双城镇:城关引领,建设宜居宜业的家园
2022-08-02 16:18 闽声文化

【编者按】

图片

清新柳城 摄影/魏发松

献礼“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市场瞭望融媒体中心推出“福乡福镇看福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我省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层实践,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第一期我们走进“长寿之乡”柘荣县。

柘荣县是宁德下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闽浙交界商品集散地,素有“闽浙咽喉”之称。当前,柘荣县委县政府正在全力推动“中国慢城”的建设。东狮山下放慢脚步、放空心灵,一座崭新的诗意栖息地正茁壮成长。县下属的9个乡镇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振兴,在跨越式发展中寻找“福乡福镇”的柘荣之路。

来柘荣必游的是东狮山,这里群峰耸峙、巍峨壮丽,一派仙家修身的好去处。而从山顶俯瞰双城镇,却又别有一番景致。山峦环抱中,碧水穿城而过,绿荫紧紧簇拥着一幢幢建筑和街道,在阳光的映照下,悠闲中透着优雅的诗意。

图片

东狮山仙境(摄影:周志强)

东狮山脚下的嘉馨民俗文化园里,展馆主体工程建设、内外墙体装修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配套设施及景观建设。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文化园于2020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76亿元,占地67亩。建设15栋展馆,将打造成融合文化创意与地方民俗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超级航母”。

图片

建设中的嘉鑫民俗园(摄影:袁镔)

文化园由柘荣乡贤陶华生投资兴建,走遍万水千山不如故乡的一捧土,何况家乡山水田园孕育出的特色文化让他魂牵梦绕。

据陶总介绍,柘荣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东狮山景区、马仙文化、柘荣剪纸等等,特色突出、开发潜力巨大。建设文化园,就是打造以东狮山景区为基础的旅游空间结构,整合柘荣各项旅游资源,挖掘和保护柘荣优秀的民俗文化。用陶总的话说就是“以现代化的方式演绎古老的文化”,留住天南地北的游客。

以独特的人文带动全镇的文旅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投资兴业,双城镇可谓是不遗余力。

图片

镇里的陈氏书馆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近200多年的历史。经过修旧如旧,全新打造的拂田文创馆像一间古韵十足的城市书房。镌刻着柘荣标记的瓷器延续着宋代碗窑高超的烧制技艺。在创新突破中,器型和色泽更加温婉优雅。私人定制、体验区的设定,让文创馆有了更多的人气。

图片

图片

拂田文创馆像一间古韵十足的城市书房(摄影:杨巍)

放下手机,带上家人在这古色古香的屋檐下制作瓷器、品茗柘荣高山白茶,感受慢生活带来的恬淡与舒适,已经成为许多柘荣人的共识。

image.png

镌刻着柘荣标记的瓷器延续着宋代碗窑高超的烧制技艺(摄影:杨巍) 

文创是双城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方面,在生物医药、钢铁铸造、养生养老等领域,双城镇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济发展之后,双城镇首先想到的是惠及全体百姓。东狮山是柘荣人民心中的圣山、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场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景区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今年准备开始实施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包括提升改造马仙文化广场面积、建设游步道、套景观绿化提升等等,总投资2.2亿元。景区的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提升,全面助力推进“中国慢城”的建设。

图片

双城镇深化河长制工作,守护水清岸绿母亲河 (来源:长寿柘荣公众号)

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达到了3.556亿元,改造建筑面积25.23万平方米。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房屋改造、道路提升、水电管网、绿化及景观、环卫设施、安装监控系统等等。

新建了教育培训中心、科普教育中心、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文化艺术展示中心等,都直接作用于全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图片

图片

双城镇政府副镇长、三级主任科员杨金云表示:“城市的发展,首要就是要提升百姓的居住品质,这同时也是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双城镇全面融入柘荣‘中国慢城’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品位,一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作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