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7月24日讯 本报讯(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何晋生 黄鑫)凉的是,琳琅满目的夏日特调冰饮;甜的是,丹荔飘香,沁润心脾;热的是,各类煎炸煮炒的美食氛围……7月23日晚,市体育中心上演一场“舌尖上的旅行”,上百种网红名小吃齐出摊,共聚荔城区首届荔枝文化美食节。
荔城区是莆田荔枝的主产区,约占全市荔枝产量70%,种植历史悠久,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宋家香”树龄近1300年,现存最大的荔枝树“荔枝王”树龄已有930多年。眼下,红彤彤的荔枝挂满枝,正是丰收品荔时。
“举办荔枝文化美食节,就是要以荔枝为载体,深入挖掘荔枝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传统莆阳美食文化,扩大特色美食效应,带动餐饮行业打造名特优饮食品牌,擦亮荔城美食的‘金字招牌’。”荔城区委书记张福清在致辞中表示,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提升荔城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点燃城市激情,激活夜间经济,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下一步,荔城区将阶段性举办类似的美食文化、厨艺竞赛等活动,助推餐饮市场繁荣,拉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加快复苏。
昨日正值大暑节气,莆田大暑吃荔枝习惯由来已久。当晚活动现场摆满了丹荔,不少市民在荔枝文化墙上看“福荔”介绍。现场荔枝饮、荔枝肉等扣题小吃摊排满尝鲜的队伍,还有夜宵“常客”小龙虾、海鲜烧烤、各式卤味等40多家美食摊共同打造荔城风味。
“夏夜,大家出来逛着,吃着,这样的荔枝文化节让我们很有获得感,幸福感。”市民张阿姨说。
本届荔枝文化美食节由莆田市商务局、莆田市农业农村局指导,荔城区商务局、荔城区农业农村局主办,荔城区美食协会承办。身穿红马甲的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市民有序参会,与荔枝红相互呼应,为夏夜美食节中的莆田增添一抹文明红。
今年以来,荔城区紧紧围绕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决策部署,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围绕“1815”重点工作,以强产业“八大工程”为抓手,突出抓招商、抓项目、抓融合,加快推动食品、文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份,荔城区成立了区美食协会,旨在整合行业资源、促进抱团发展,做大做强食品产业,打响荔城美食品牌,为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