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近期高发!
厦门已连发45起!
爆发式增长!
警惕!警惕!警惕!
警钟敲响!千万要当心!
厦门1个半月连发45起
涉水安全事故!
官方发出紧急提醒!
近期,高温持续
各类溺水事件
也进入高发期!
连日来
包括厦门在内
全国多地持续不断发生!
警钟敲响!
厦门最新公布!
近期,厦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海边等各类水域玩耍消暑,但是,一定要当心,安全第一!
据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发布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厦门110报警服务台共接到涉水紧急求助报警近百起,其中,涉海共84起。特别是6月以来,爆发式增长,共45起,占五成以上。在海边消暑纳凉时,大家还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一起来看
厦门近期发生的
多起涉水安全事故!
游客海边突发溺水!
紧急救援!
7月16日13时许,“守护生命”志愿服务的执勤队员在思明区观音山执勤时获悉,长尾礁附近海域有游客溺水。队员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施救,及时将溺水者救上岸,此时,溺水者已出现无意识迹象,队员们立即对其采取心肺复苏急救措施,持续了几分钟后,溺水者渐渐恢复意识。120医护人员正赶到现场,溺水者被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
小男孩在海边戏水
突然踏入断层……
7月8日下午,同安海岸线,一位小朋友在海边戏水时,突然踏入断层呛水。正在海边巡护的厦门曙光救援队员及时出手,将其拉回,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夏季炎热,请各位家长带孩子在海边游玩的时候,一定要看护好小朋友!
男子不慎被海浪卷走
紧急救援!
近日,厦门蓝天救援队接到警方求助,白城沙滩有一男子不慎被海浪卷入大海。水草队长立即发起紧急救援通知,组织30名队员前往进行搜救。
随后,救援队发现溺水者,将其带上岸后与“120”急救人员交替进行心肺复苏,并交由“120”急救车。
多名男子在海边游玩
被困礁石
近日,在翔安琼头附近海域,两名男子在海边游玩时,因不熟悉潮汐规律,被困在海中的礁石上。接到报警后,凤翔派出所民警立即携带海上救援装备,并联系到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渔民借船。随后,民警乘渔船救人,将两名男子安全带回岸边。
无独有偶,在思明区观音山海边,一名男子因留恋风景困于礁石,等他回过神来后,连忙拨打119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消防队员迅速出动,经过两分钟的救援,该男子安全回到岸边。“谢谢你们!”脱困后,他笑着向消防救援人员连连道谢。
三名年轻人摸鱼捡螺被困河中
消防紧急救援
6月24日下午4时许,厦门消防接到报警称,同安区西溪靠古庄村有三人被困河中,需要救援。救援队员抵达现场后,三名年轻人正提着小桶在“河中岛”等待救援。原来,他们本是在河中摸鱼捡螺,玩得忘乎所以,没有注意到河水上涨,等反应过来时,已经被困河中。
消防救援人员迅速拉起救援绳,将救生装备穿戴在被困者身上,让他们逐一往岸边游。经过约半小时救援,三名年轻人成功脱困。
两人下溪捞鱼被困
消防紧急救援
7月3日晚9点多,同安溪声村,两名男子在溪里捞鱼时,不慎被上涨的溪水困在小岛。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
消防人员到场后看到,有两名男子站在溪流中间的小岛上,距离岸边约10米远,中间隔着湍急的溪水。消防人员立即展开救援,将两名男子安全带回岸边。
注意!注意!注意!
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季节
近期
厦门类似的涉水安全事故
还有很多
尤其是家长
一定要提高警惕!
厦门权威公布!
最新防溺水地图!
这些地方危险!!!
近两年,除了环岛路至五缘湾沿线海域易溺水外,一些新兴的网红打卡海域,如海沧大道海角9号一带海域、同安滨海西大道“浪漫海岸线”、翔安下潭尾湿地附近海域,溺水警情有上升趋势。
该海域礁石、小岛多,改变海水的流向和水速,下海容易遇上乱流被冲到主航道去,远离海岸,容易发生事故。
每到节假日都有游客被困岛礁。游客爬上礁石后海水涨潮,受困礁石,如不及时营救,极易溺水。
此处海域暗礁多,易产生暗流和漩涡,同时还布设有排洪沟,退潮时,到排洪沟及礁石上拍照的人多,涨潮时易被困礁石上。
附近海域暗礁多,礁石锋利,涨潮时难以发现,下海容易被刮伤。同时,此处的海浪比较大,容易被大浪卷入海。
该海域附近沙滩中,有一处海床较深,水流湍急,容易被海浪卷走。附近有一个土屿岛,靠近入海口,海浪又急又大。
此处人造沙滩沙底松软,海水长期冲刷下,海滩下深浅不一,海岸线的高低落差明显,前一脚踩下去深度仅到脚踝处,往前再走一步可能有2米深的落差,容易陷进去。
五缘湾沿线桥多,向湾内延伸越来越窄,靠近桥墩处水流乱。此外,湾内在退潮时容易产生漩涡,海水比较急。附近旅游项目多,有游艇经过危险多。
该海域沙滩下有淤泥,沙滩深浅不一,水下有陡坡,下海容易陷落深处。海水下密布礁石,水流较急,碰上礁石容易被海蛎壳等划伤。
此处海域近两年游客增多。海域附近有大桥,桥下水流比较急,并可能存在建设时遗留的废弃建筑物等,下水可能被划伤。
与此同时
厦门市公安局“守护生命”志愿服务
水上救援志愿者
为大家分析
易溺水海域的特点
易溺水的典型情况
傍晚至晚间
海水瞬息万变 善泳者也可能溺水
“在溺水者中,有一部分是不会游泳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会游泳并且水性较好,所以切勿认为自己会游泳,在海水中就很安全。”厦门市救生协会会长庄鹭杰、集美519救援队队长陈其标说,海水瞬息万变,下海游泳很容易被海水呛到,海水盐的浓度高,呛海水者可能瞬间懵了,丧失呼救本能,若再被海浪往深海里带,岸上的人很难发现进行救援。
有的人下水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过分自信,也可能在水中遇到抽筋、被礁石刮伤等情况,发生溺水。
“讨小海”时不注意 被海水困住
“‘一国两制’标语附近沙滩、海角9号沙滩等地,退潮时滩涂面积大,可以走出去将近1公里,这时到滩涂‘讨小海’的人多。”
庄鹭杰回忆,曾有一名青年,在“讨小海”的过程中,一直往外海走,一不小心踩到了海里的断层,被卷进海浪中。去年还发生两起老人赶海时突然眩晕,面部贴在沙滩导致窒息溺亡的事故。
家长低头玩手机 孩子走进海水里
进入暑期后,救生协会频繁接到有未成年人溺水的求助。
庄鹭杰说,日常在环岛路沿线海边巡查时发现,有家长带孩子在海滩上游玩,孩子穿着泳衣在海边玩耍,家长在岸边帐篷玩手机避暑。低头的瞬间,孩子已经走进海水里,十分危险。也有男性家长出门带了两三个孩子的,根本管不过来。“一旦两个孩子同时遇险,家长要先救哪一个?”庄鹭杰说,本周就发生了家长为营救溺水儿童自己不幸溺亡的悲剧。家长带孩子到海边玩耍,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游客不熟悉 潮汐规律、海岸线地势
“每天的潮汐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庄鹭杰说,外地游客不熟悉潮汐变化规律,遇上退潮的时候,被海浪推着往远处去,很难游回岸边。
另一方面,有游客在退潮时到裸露出来的礁石上拍照玩耍,结果到涨潮时回不来,被困礁石后溺水。
海边游泳
不做“孤泳者”,不盲目救援
警方提醒,任何一个海域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大家要始终保持着对大海的敬畏。最好不要独自下海游泳。下海游泳前要先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潮汐规律和涨落潮时间,不要在退潮时下海游泳。否则容易被海浪带入深海,难以游回岸边。要主动提高安全意识,不擅自攀爬礁石,任何人不带安全浮具不下海,未成年人没有监护的情况下不单独下海。
一定要在规定的安全海域内游泳,携带安全的浮具,选择大小合适的专业救生圈,选择有带绳索连接身体的浮具,以免被海浪打飞。
当遇到有人溺水时,没有救援经验的,不要着急下海施救,应当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寻求帮助。如需下海必须带上浮具才能下水救援。
此外,倡议任何成年人看到海面上有未成年人私自下水的,应立刻劝离他们。家长带孩子去海边玩耍,千万不要只顾着低头看手机,一名未成年人至少由一名成年人看护,监护人的视线不能离开未成年人。
综合 厦门广电、特区新闻广场、@厦门警方在线、厦门日报
编辑 陈思亲
海峡导报微信(ID hxdbwx)整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