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莆田,千年荔枝,千年红
2022-07-12 16:35 闽声文化

图片

图片

开心!开心!开心!今年的荔枝熟啦~~

每当到了荔枝上市的时候,让人总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实,荔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比我们在诗里读到的要久。最早相关的文字记录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写作“离支”。在此之前,荔枝也许还经历了很长一段有音而无字的时期。到班固《汉书》等文献里,“荔枝”的名字就出现了。

image.png

每到这个时节,家里的荔枝多得吃不完,由着性子吃到肚皮鼓起来,一边流着鼻血一边还是眼馋着晶莹的果肉。这是童年最甜蜜的回忆。

果壳好看得鲜红透绿,果肉晶莹半透,软脆浓滑,一旦入口,就要忍不住吃到流鼻血。

它是一年一度的清甜,让人不顾上火也要吃到饱的水果,它是不可错过的美味,是夏天最晶莹凝润的模样。

图片

摄影/蔡昊

在福建,莆田就盛产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种独特、果色艳红、果肉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

千年/荔枝

莆田荔枝栽培,兴于唐盛于宋,多栽种于溪边、渠边、水边,故有“荔枝爱照镜”之说。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图片

摄影/蔡昊

民间常说“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热性,多吃易燥,荔枝泡冷水后再吃,既可降火降暑,又可保持荔枝鲜美。

莆田荔枝,因为水面光线反射,树冠下部亦能受光,则果皮艳红、肉嫩汁多,浓甜中带微酸、风味独特。

荔枝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不易贮藏。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据现有文献记载,400年前,莆田先民对荔枝保鲜已有妙招,夏季井底寒凉,相当于天然冰箱。荔枝装入瓦坛中密封倒沉井里,或荔枝装篮吊入井中水面上,可使荔枝保鲜保色一周以上。

图片

荔枝“照镜”(摄影/郑俊欣)

莆田荔枝,四月开花,七月中下旬成熟,大暑过后,荔枝采摘基本结束。大暑当天(即每年7月23日前后),吃荔枝和羊肉是莆田的传统习俗,大暑炎热、荔枝燥热、羊肉温热,以热攻热,去湿解暑、滋补身体。

图片

荔枝泡井水(视频/来源CCTV军事农业频道)

荔枝灯笼,是不少莆田人儿时的记忆,挑出一枚带梗荔枝,撕开荔枝皮,保留果肉膜上下翻转,就是一盏荔枝灯笼。

图片

荔枝灯笼(摄影/马莉)

千年/荔树

莆田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名为“宋家香”,树龄近1300年,该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被誉为“果中皇后”“品中第一”。

图片

“宋家香”古荔树(近1300年)

位于荔城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摄影/卢德山)

图片

“宋家香”荔枝

莆田本土品种。1903年,宋家香树种被在莆田的第一位美国传教士蒲鲁士移植美国佛罗里达州,后推广到美国南部诸州和巴西、古巴等国。(摄影/郑香兰)

莆田现存最大的荔枝树,名为“荔枝王”,迄今树龄已有930多年,树高达13米,树干周长约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1亩多,最高年产荔枝量达2500斤,堪称八闽之最,当地人称“荔枝王”。2003年列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保护。

图片

“荔枝王”古荔树(930岁+)

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据记载,公元1076年,莆田延寿人徐铎中状元衣锦还乡后,拜访下横山村学友,从家乡延寿带来荔枝苗种植于下横山村。(摄影/曾炳麟)

图片

“状元红”古荔树(930岁+)

位于荔城区延寿桥旁,原名延寿红,系北宋莆田文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摄影/佘琦辉)

图片

枫亭古荔树(950岁+)

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古荔枝园内,有3株宋代950多年树龄的古荔树,相传为北宋莆籍名臣蔡襄所植。(摄影/马莉)

历经千年,至今莆田还有2000多棵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树,其中32棵树龄500年以上,且枝繁叶茂,年结硕果。

图片

双福村古荔树(700岁+)

位于涵江区双福村,据传村内有10棵700多年树龄的古荔树。(摄影/佘琦辉)

图片

下横山村古荔树(600岁+)

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该村有300多亩的荔枝林,百年以上的占90%以上,其中7棵600多年。(摄影/朱崇飞)   

千年/荔谱

莆籍名臣蔡襄,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荔枝专著,有20多个版本,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

图片

荔枝谱

分为7篇,对荔枝的起源、地理分布、优异品种、营养功能、栽培和加工等进行全面系统介绍。(摄影/陈良锦)

图片

《荔枝谱》 (摄影/陈良锦)

《荔枝谱》中云“宋公荔枝……世传其树已三百岁”,“宋公荔枝”即指“宋家香”,书中还介绍了32个荔枝品种多半产自莆田。

“陈紫”荔枝是《荔枝谱》中最称颂的品种,也是莆田现在主栽品种,占全市栽种面积的90%。

图片

“陈紫”荔枝

莆田古老的优良荔枝品种,七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色红得发紫,果肉乳白,香气浓郁,同一穗果中可有焦核和大核果二种,焦核率75%。(摄影/蔡昊)

图片

“状元红”荔枝

莆田本土品种,果皮厚,颜色暗红,肉呈白蜡色,肉脆多汁,充分成熟后,味道更香更甜。(摄影/陈伟建)

千年/荔城

莆田建市之前,下辖的莆田县别称“荔城”。宋时,民间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明代,古诗中曾称“夜半归来风满袖,家家门巷荔枝香”;

20世纪60年代,大文学家郭沫若,考察莆田时,题诗盛赞“荔城无处不荔枝”。

image.png

(左)古厝荔枝(摄影/陈锦文)、(右)溪边荔枝(摄影/马莉)

莆田市中心,至今保留了近3000亩荔枝树,主要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等流域,荔城区是莆田荔枝的主产区,约占全市荔枝产量70%。绶溪公园是莆田“绿心之冠”,4000多亩的占地,就有2000多亩荔枝林。

图片

荔荫十里(摄影/蔡昊)

荔枝树是莆田市的市树,莆田的区、街、路命名,与荔枝息息相关,有荔城区、荔城大道、荔涵大道、荔园路等。

image.png

(左)美“荔”之城(摄影/蔡昊)、(右)荔水相映(摄影/陈福珍)

每年7月,荔枝红,是莆田最美的城市底色,两岸红垂万树,万家登梯采荔,构成一幅旖旎荔林水乡美景。

image.png

(左)登梯采荔(摄影/范将)、(右)(摄影/林震扬)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