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漳州
标题图
漳州农商银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地
2022-07-12 11:51 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讯(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张艺娴)漳州农商银行以“服务本土发展、践行普惠金融”为职责,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深耕本土宗旨,将工作重心和服务重点向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倾斜,多措并举做好金融服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中体现农信担当。

一、精准发力,加大供给,直达实体经济。漳州农商银行按照“应贷尽贷”原则加大对本地经济、对社会民生的信贷投放力度,尤其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使信贷资金精准直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对接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产业、绿色金融以及“四大经济”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持续用好用足财政贴息、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开展“金”准滴灌”,截止6月末,累计发放纾困贷款12.2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06户;当年累计发放纾困贷款6.88亿元,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二、聚焦市场主体,减费让利扶危助困。漳州农商银行通过延期还本付息、下调贷款利率,以高效、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承载关怀,让温暖和牵挂直达市场主体,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延期还本付息上,以“应延尽延,提前干预,主动作为”的原则,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人群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服务;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但仍正常经营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存量经营贷客户,主动提供无缝续贷服务,并制定一户一策的纾困方案,截至6月末,办理无还本续贷1433笔金额19.44亿元。借助漳州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金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信的“信易快贷”融资业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成本。同时,漳州农商银行还通过减免手续费等手段,以最大程度让利广大企业与市民。主动减免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等 13 项服务收费项目,做到应减尽减,截至6月末,累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172.67万元。率先在漳州金融系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对承租我行自有房屋的对象减免一季度租金,合计减免租金7.49万元。

三、聚焦消费领域,以多元服务便捷市民生活。一是打造生活便利区。漳州农商银行持续建设一、二期扫码收单示范区,既为市民营造了消费集聚区,又提供了一系列消费满减等优惠活动。与本地商业街、农贸市场开展移动支付优惠活动,持续开展“逢6立减”活动,强化与本地多家美食商户、水产品店、蛋糕店、水果店等的合作,为市民提供本地餐饮、休闲娱乐消费优惠。二是加快数字应用场景的建设。主动对接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场景应用建设以及各类学校收费和驾校培训费的场景应用建设,利用聚合支付、手机银行等线上线下的支付渠道,融入到主题促消费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漳州农商银行针对餐饮行业、个体工商户推出“融资+”特色金融服务——“扫码收单商户贷”,拉动居民消费,助力餐饮、文旅行业全面发展。四是为新市民量身定制线上免抵押信贷产品——“金e贷”,实现业务“线上+线下”紧密融合,满足新市民家庭综合消费需求。截至6月末,累计授信2.6亿元,惠及1655户。

四、聚焦数字生态,以金融科技激发市场活力。漳州农商银行以优化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以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为举措,以助力业务发展为目标,全方位提高科技赋能水平。一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运用。构建多元化的线上数字服务综合“生态圈”,整合优化微信公众号、虚拟营业厅、客户申贷系统、客户贷后服务等模块功能,畅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化。二是提升“虚拟营业厅”服务体验。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响应银保监和人行号召开展的金融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举措,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良好生态,拓展“虚拟营业厅”业务办理范围,采用远程线上方式解决客户最迫切的金融需求。上线至今,累计受理业务笔数2051笔,其中受理信贷类业务1711笔,累计办理业务金额超21亿元。三是电子名片延伸服务触角。开展“福农e厅+福农e贷+整村授信+全员营销”模式。推广省联社福农e厅等功能,充分利用“福农e厅”的互联网属性以及自身“熟人经济”的优势,通过客户经理名片分享、传播,快速触达客户。同时利用金融助理每周驻村契机,开展普惠金融座谈会、宣讲会等线下活动,依托村民微信群,村委会公告栏等渠道宣传推广,提升客户体验。

漳州农商银行将继续对接各项金融政策,积极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引“金融活水”保市场主体,以“金融力量”稳经济大盘,积极展现漳州农商银行的使命与金融担当。

【新闻链接】

服务本地发展 践行普惠金融————访漳州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惠山 


记者问: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漳州农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深入推进福农综合战略。我行依托“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一是扩面。今年我行与两区区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将“金融指导员”从各镇村的全覆盖推进到市区街道社区的全覆盖。并与政府部门、学校、行业组织开展广泛共建,如与龙文区教育局建立金融校外辅导员服务体系。二是提质。深化“福农驿站”建设,已建设旗舰型、标准型、融合型“福农驿站”11个,其中将“三有书屋”升级为以新市民服务为主题的“福农驿站”。三是增量。以“五福”产品为抓手,推动福农综合平台推广运用,推广“政策+产品+客户”模式,与供销社、农业农村局等涉农涉企部门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时,探索农村集体产权股权融资试点工作,发放了全市首批福股贷,有效解决村民担保难的问题。这一创举被省联社纳入“福建农信2021年度普惠金融创新观察点”,为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供了经验模式。

2.全力写好山海发展文章。漳州农商银行在传统绿色信贷和新型融资产品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主动对接特色现代化农业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着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和循环产业。同时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助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在芗城区投放信贷资金1.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淡水养殖业,支持蓝色经济,通过一系列信贷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生产经营成本。

3.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围绕农村裸房改造、危房翻建、集中自建小区、村容村貌提升等领域,推广“安居贷”“乐业贷”等信贷产品,以金融助推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助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推广“福村贷”产品,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着力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4.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金融促进乡风文明工程”,在辖区内125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预授信户数达1.3万户,金额超10亿元。持续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探索统一信用评价标准与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升涉农贷款信用类占比。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与文明家庭创建、道德模范评选评价活动等有机衔接,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问:漳州农商银行以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帮扶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又有哪些举措?

答:我行始终致力于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倾斜。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漳州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漳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设立“三个服务中心”,即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采用“行商”直销模式,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2.创新信贷产品,实行优惠利率。针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特点,把握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绿色经济、以及4大经济等机遇,结合财政、货币等优惠政策,推广纾困贷、商贸贷、政采贷、技改贷、乡村振兴贷等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探索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缓解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推广“无还本续贷”,减轻小微企业还款压力。对贷款到期客户,采取无缝对接的形式,减少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切实减轻民营、小微企业还款压力。

3.创新担保方式,形成增信合力。推广“政、银、保、担”合作业务。如与政策性融信担保公司签订普惠金融业务合作协议,推广“信易快贷”信贷产品。计划发放贷款3亿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无需提供额外抵押担保的“银保通”,共同为有信贷需求的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增信手段,解决小微民营企业担保难题。

4.推动业务流程再造。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流程和手续要求,做好线上线下流程“加减法”。线下做“减法”,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精简财务报表要求,推行以资产负债、水电费缴交、管理人员品行能力等为导向的“三查”。线上做“加法”,叠加“金服云”、福农综合服务平台等数据,运用数据模型核定预授信额度,打造“线上+线下”小微企业快贷服务模式。

5.主动减费让利。一是主动减免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等 13 项服务收费项目,做到应减尽减。二是主动让利今年新增贷款平均利率为5.94%,比2021年新增贷款利率下降45BP,存量贷款平均利率6.26%,比年初下降29BP。三是减费评估费。自主开发、推行房产价值线上自主评估系统,用于商品房、商住房的价值评估,每年免费评估费多达30万元。四是率先在漳州金融系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对承租我行自有房屋的对象减免一季度租金,合计减免租金7.49万元。


记者问:今年是二十大召开之年,漳州农商行将如何继续“服务本土发展、践行普惠金融”,以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为本土银行,漳州农商银行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工作主基调,扎根本土,服务城乡。接下来,漳州农商银行将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高质量发展转型“三三战略”,即贯彻“三个结合”战略总思路,找准“三大主力军”发展坐标轴,聚焦“三大能力”转型支撑点。同时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以文明创建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全行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再上新台阶。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凝聚力,突出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同时,强化管理激活特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组织战斗力。落实“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发挥共建推动力。

2.加大支持“稳企保就”力度。通过开辟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广行内支持普惠信用贷、普惠抵押贷等系列信贷产品,用足财政贴息、纾困专项资金、再贷款再贴现和人行延期还本付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政策工具,持续加大涉农、小微等普惠贷款投放力度,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确保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3.聚焦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深耕当地的优势,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不断提高“三农”金融供给能力。对接农村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立足服务辖区要素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围绕各类农村要素搭平台、抢市场、做客户,对接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产权、林权、自然资源产权、农村集体股权等抵押融资,协助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第一阶段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提升。

4.坚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向,打造适合漳州农商银行特点的普惠金融模式,构建数字化、生态化、场景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云普惠”线上普惠金融平台,推广线上直达产品“真好贷”“金e贷”,强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扩容“农商铺子”积分平台,不断提升“虚拟营业厅”远程客户服务平台的服务便捷度。

5.打造特色发展模式。注重城乡普惠金融协调发展,探索差别化普惠金融路径。农村“主战场”重点以“人缘”优势为抓手,巩固市场优势,扩大客户覆盖面,合理减费让利,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城市“新领地”以“商缘”为纽带,找准业务切入点和突破口,串点成面、网格管理,以差异化的客群定位,构筑竞争优势。     

(来源: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宣传中心组织专题采访)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