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里,又名龙潭村,福建屏南县熙岭乡。
乍一听很霸气,大有“龙潭虎穴”之感。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古老的小山村。文物考古人员曾在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给这里蒙上了远古的神秘面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或举家外迁。2017年,村中仅剩下近200人。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乡,而且还有香港、上海、江西甚至是英国的外乡人,特别是年轻人相继来此安家长住,摇身一变成“网红村”。
龙潭村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一个日渐凋敝的古村落在短短几年内重焕光彩,成为众多年轻人向往的“小桃源”呢?
龙潭里,位于屏南县东部,是一个距离40公里的偏僻山村。
这里四面环山,就感觉置身于一幅古朴的山水画卷之中:远山如黛,清溪淙淙,一座座黄墙黛瓦的老宅子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挂满的红灯笼更添了几分暖暖的烟火气……
村庄民居沿着小溪而建,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尽管“大隐”于深山,但在这里,你却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和时尚气息。
找一处民宿小住,看看青山绿水,看看日出日落,回归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或在随喜书屋,放下手机,泡一壶茶,随手翻几页书。
或者在画屋里,在画纸上恣意挥洒自己的心情。
夜晚时分,闲坐咖啡吧里喝咖啡、发呆,乐享“岁月静好”的慢生活。
如果你喜欢喝酒,这里很适合微醺。
龙潭里孕育出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一口农家酒,满是浓浓的田园味道。
如果你是戏迷,这里还有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戏,即使听不懂,抑扬顿挫的温软唱腔,也很有代入感。
在这里, 你完全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然而,几年前的龙潭村却没有这样的热闹繁华,曾经是一个人迹罕至的“空心村”。
因村里经济发展滞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原本14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100多个留守老人和儿童。
据介绍,村里的老房子很多是明清时代,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有的只剩残垣断壁,典型的荒村。
转变发生在2017年的春天。这一年5月,龙潭村启动了文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
一方面,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提升工程,修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艺术空间及其他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推行“认租15年”机制,由村委会牵头,先从村民手中租下闲置的老宅,再把这些老宅出租给外来“新村民”。
“新村民”需付15年内每年每平方米3块钱的租金,并出资对古宅进行改造,从而在此长期定居、生活创业。很快,一栋栋“破木屋”变成了“黄金屋”。
人来、村活、业兴。“新村民”落脚龙潭后,在村里开起咖啡馆、书屋、音乐吧、美术室、民宿……他们热爱乡村文创,利用互联网聚集流量,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龙潭村,也从昔日荒村“流人”到如今的胜景“留人”,华丽的蜕变。
“龙潭像一个梦,似真似幻,在这样的梦里,所有爱乡土、爱文艺、爱生活的人都不想醒来。”一位游客这样深情地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