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28日讯(赖虹敏 徐文锦)6月28日,三明市政府召开乡村建设“三明模式”专题新闻发布会,就三明推动乡村建设的有关机制进行通报。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19日至20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三明市举办。期间,与会代表深入三明多个乡村现场观摩。会议对三明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串点连线成片推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农村建设品质的做法给予肯定。
三明将如何巩固拓展提升乡村建设“三明模式”,全面深化“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光明介绍,一是全力打好农村建设品质攻坚战。建立健全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四个一”(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观摩、每年一考核)项目推进机制,通过实施5类23项重点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
二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工作。出台《三明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工作方案》,从2022年起,每年每个县(市、区)创建2个以上美丽乡村旅游点,每个乡镇创建50个以上美丽乡村庭院、3个以上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和1片以上美丽田园,每个建制村创建1个以上美丽乡村微景观。
三是加大投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培育提升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水平,每村每年平均补助资金200万元;每年培育创建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一次性补助资金1000万元;每年培育创建13个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每村一次性补助资金400万元。同时,开展美丽乡村“六种类型”示范村评选,每个县(市、区)每种类型评选2个村,拟创建培育132个示范村。
针对部分村庄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多规冲突等问题,三明建立健全“一张图”规划先导机制,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三明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朱城华表示,近年来,三明市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制定村庄规划编制三年工作计划。2021-2022年,三明已完成533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数,将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三年工作计划任务,进度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三明积极探索“镇村联编”、“村村联编”等模式,统筹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编制成本,提高编制效率和质量;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及“一张图”的核对,批复后的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此外,三明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乡村建设。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求各地“开门”编规划,让村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目前,三明市村庄已有187个在“阳光规划”系统公开,群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时查询村庄规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