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您若不方便,我们来上门!家住集美的阿公阿婆,快来打新冠疫苗啦!
2022-06-27 11:21 海峡导报 原创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27日讯 (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通讯员 陈季玉 郭妮妮/文 沈威/图) 阿公,阿婆!快来打新冠疫苗啦!“老年人大多有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一旦发生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所以老年人更要防,新冠疫苗来护航,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老年人打疫苗更加重要啊!”

    今年以来,厦门市集美区基层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化身“宣传员”,上门入户,面对面向老人们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解答聆听老人及家属的疑问,敲开“心”门,消除顾虑。

    为推进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全力筑牢全民免疫屏障,集美区多措并举、周密部署,通过上门宣传、健康入户、专车接送、床边接种等细心、暖心、贴心服务,奋力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米”。

现场

疫苗接种进社区

阿婆点赞“真方便”

    儿媳带着婆婆,阿伯叫上老友,邻里提醒邻里……6月24日下午,集美区灌口镇新冠疫苗接种专场,设在了双乐社区乐活小镇小区。家住附近的老人们,纷至沓来,撸起袖子,为自己、也为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尽一“臂”之力。

    71岁的陈阿伯,第一时间赶过来接种疫苗。“之前血压比较高,现在血压稳定了,可以接种了。”陈阿伯说,家门口就能打疫苗,实在是太方便了。

    67岁的洪阿姨,也现场接种了“加强针”,“打疫苗好,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洪阿姨一样,69岁的老住户张红梅阿姨,也于当天接种了“加强针”。“疫苗必须打,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特别是老年人体质弱,更得打疫苗。”她说,很多老年人行动不便,腿脚不好,社区把疫苗接种点设在小区里,解决了老人接种的难题。

    双乐社区书记林晓玲告诉导报记者,社区60岁以上老人,三分之二住在乐活小镇,为此,疫苗接种点设置在这里,更加方便老年人接种,其他小区的老人若有需要,社区会安排人员和车辆接送,实现服务“零距离”,让老人“零跑腿”。

    今年以来,灌口镇多措并举、周密部署,通过上门宣传、专车接送、入户接种等细心、暖心、贴心服务,推进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乡镇村居干部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细化每日接种数,实行每日村居排名,对排名靠后的村居通报,并开展集中攻坚,以此倒逼工作进度。

    放眼集美全区,集美区各镇街村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深入开展疫苗入户宣传及接种工作,让健康送进家门,将服务送上心坎。

人物

91岁退休老党员

带头接种疫苗

    今年91岁的李来加,是72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今年4月,在叶厝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的陪同下,李老在侨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第二针”新冠疫苗。

    虽然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但从区纪委退休的李老一直从报纸和电视上关注着疫情形势。“老人家政治觉悟很高,一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叶厝社区党委书记张礼妍说。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他主动捐出3000元,助力抗击疫情。去年“七一”建党百年之际,李老又向党组织缴纳了5000元特殊党费,表达对党的敬爱之情。

    李老说,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自己作为老党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理应带头,用实际行动呼吁老年人“能种尽种”,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李老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接种点,通过血压、心率等相关检查后,顺利接种了新冠疫苗。“感觉挺好,没有不良反应。”事后,李老告诉媒体,抗击疫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很高兴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防控工作。

    在灌口镇深青村,年逾九旬的苏老福老人,也以身示范,积极动员身边的老兄弟、老姐妹们打疫苗。“我这么大岁数的人接种疫苗都没什么不良反应,你们岁数比我小多了,还不抓紧去接种……”在苏老福带动下,已有20多位老人完成了接种工作。

新冠疫苗接种科普:

老人的顾虑

医生来解答

“我年纪大了,很少出门跟人接触,不会有事吧?”“我身上有好多病,接种疫苗会不会有事啊?”“接种完还能跳广场舞吗?”这些是老年人面对新冠疫苗接种时的种种顾虑。为此,导报记者联系上了灌口镇中心卫生院防疫科主任苏志恋,请她为老年人们答疑解惑,打消顾虑。

老年人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感染新冠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年龄,二是基础性疾病。恰恰这两个因素都体现在老年朋友身上。因此,老年朋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很有必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优先接种的人群。对于符合接种条件,且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应尽快主动接种。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

    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均开展了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全人群的临床试验,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长期待家中还需要接种吗?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频繁,任何地方都不能与病毒完全隔绝。尤其是如果家人在外工作、学习或出入公共场所等,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家中老年人感染。

    为避免给老年人带来生命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老年人要尽快做到“能种尽种”、尽早接种,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接种疫苗有最高年龄限制吗?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之一。从年龄上来说,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年龄下限的要求,而没有年龄上限的规定。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接种吗?

    根据专家建议,以下情形可以接种:

    1.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2.患有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病情稳定期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心脏装有支架、搭桥、起搏器,病情稳定期也可以接种。

    3.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4.脑卒中,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5.高尿酸,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6.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置换术、骨折等术后恢复期,只要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7.胃溃疡、肝硬化,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8.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糖化血红蛋白在7mmol/L以下可以接种。服用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9.吃保健品或服用保健类中药,可以接种。

    10.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可以接种。

    11.其它特殊疾病应在接种前咨询经治医生,根据病情的状态和临床医生的建议再予接种。

老年人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

    接种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和疾病情况告知预检登记的医生,由医生评估能否接种。

    接种后,一定要按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指引,留观30分钟,若发生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生处置。

    回家后,尤其是3天内,密切关注自己身体情况,如有不适,请及时联系接种门诊,若情况严重,应第一时间就医。

接种完还能跳广场舞吗?

    虽然疫苗很安全,接种当天还是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在接种疫苗前后需停药吗?

    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接种疫苗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甲减患者使用的常规药物。具体可以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