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花季少女不幸遭遇车祸,重伤后成为植物人。父亲不离不弃,近2000个日夜全身心照顾,期盼女儿重生。这个父亲节,他最想听到爱女再叫声“爸爸”(详见海峡导报6月18日A04版报道)。
这对父女的感人故事,经海峡导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媒体纷纷转载,还有不少热心的厦门市民打进电话表示关切。他们有捐献善款的,有捐助物资的,有加油鼓劲的……大家共同期盼郭颖尽早康复。郭德尧说:“感谢大家的关心,祝福我们全部收下,最艰难的时期已慢慢过去,我们一家人会坚强地走下去。”
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还有人分享照顾病人经验
郭德尧说,报道见报后,几天时间,他接到了几十位爱心人士的来电,因为来电众多,有时在医院也不方便,他无奈将手机设置了静音。他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想通过导报对所有关心他们一家人的热心人说声“谢谢”。“祝福我们全部收下,最艰难的时期正在慢慢过去,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坚强地走下去。”郭德尧告诉海峡导报记者,爱心人士除了捐款捐物,还有分享照顾病人经验的,还有特意来电,就为亲口鼓励支持他。郭德尧说,他只是在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1日下午海峡导报记者联系郭德尧时,他正在参加一场关注癫痫病患者的公益活动。郭德尧会摄影,他在现场义务帮忙,“这几年郭颖受了大家太多帮助,我也一直尽我所能,把这份爱意扩散开。”
“5年不停歇,真的很了不起”
热心人士寄来了全新气垫床
“看到这对父女的故事,很受感动,就想帮助他们家做点什么。”家住翔安大嶝岛的宋先生,18日一早从海峡导报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郭家的故事,他马上想到家里还有一张全新的气垫床闲置着。郭颖长期卧床,舒适的床垫,能减少生褥疮的可能,郭德尧夜里照顾女儿也能轻松一点。宋先生联系上郭德尧后,当天下午,就通过快递寄出了气垫床。
照料过卧床的病人,更知道其中艰辛,宋先生由衷敬佩郭德尧5年来的坚持。他告诉海峡导报记者,他的奶奶此前也生病卧床三个月,家里为照顾老人,忙得团团转,“我们才三个月,就累得够呛,何况他是连续五年不停歇,植物人还没办法沟通,难度更大,他真的很了不起!”
“从未听他抱怨过生活”
好友被这份坚忍的父爱折服
人前乐观,人后坚忍,读者陈女士看了报道后,刷新了对朋友郭德尧的印象。
陈女士也是个摄影爱好者,此前就经常来同安云洋村采风,偶尔也到郭德尧家中泡茶。“他家院子收拾得整齐漂亮,种满了各种花,一看就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虽然与郭德尧相识近两年,但是陈女士此前并不知晓他照顾女儿的事情,也从未听他抱怨过生活,在她印象中,郭德尧和蔼友善,乐于助人。“这位父亲真的太伟大了!”上周六,陈女士在朋友圈得知了郭家的遭遇,她在心疼朋友的同时,也被这份沉默坚忍的父爱折服。
在多次“劝说”之下,郭德尧接受了陈女士的捐助。陈女士说,朋友之间本该互帮互助,钱只是一份心意,更多的是彼此间的支持和鼓励。